自古以來,清官與忠臣,在某程度上,也有着微妙的矛盾。清官正直,公正不阿。如魏徵,對上司也直斥其非,能有唐太宗量度的人,相信不多。相對地,貪官對上司忠心耿耿,因為他極需要保護。而在中國古代的政治上,往往孕育出「反貪官、用貪官」的腐敗文化,它的哲學是:「用貪官以結其忠,棄貪官以肅異己,殺大貪以平民憤,沒其財以充宮用,此乃千古帝王之術也。」(註6)因此,貪官,肅之不盡。
黃傘運動要求自由民主、平等、真普選、否決人大議決,迫使自己、香港政府及中央,皆同時陷入多難困境。無論是進、退、還是和,對任何一方來說,都好像是無法接受的。身處如斯困境,不論你站在何方,只要你堅持自己的信念,就會看見許多無法理解的死敵!
烏托邦想像令參與者難以脫離局限思考
這次運動的參予者,大都是在香港接受西方教育長大、入世未深、對中華文化疏離。就算是大學教授,他們都是精於己學的專才,對中西文化、政治、哲學、歷史、人性,往往疏於涉獵。面對如此複雜的多難困境,他們那有如此明晰的大智慧,能看透世情與人性、脫出感性與理性的局限而應付裕如?他們大部分都只懂西方文化的普世價值(註7),認為那是世界上唯一的烏托邦。當面對社會的不公,則自以為是正義的化身,責無旁貸、擇善固執而不悔,雖然是有點單純與天真,但那終究是一種令人敬佩的偉大情操、發自內心深處的信仰。
至於藍營經常強調的外國勢力,那是團結內部,爭取中央支持的手法而已。若真有,那只是千萬因緣之一,當然要注視,但無傷大局。物先腐而後蟲生,沒有社會的不公、人心的變異,這浪潮絕對無法產生這麼大的反響。港人與掌政者,宜當反自思!
政治是眾人之事 解局需由多方着手
在拙作《正人心而後正天下》(註8)中,我曾有過這樣的一段話:「政治是眾人之事,不應只屬於一群政府高官、財閥或政客們的小圈子。眾生無明,當人掌握了權位,包括金錢或輿論的影響力,若沒有崇高的道德修養,一切人性的弱點,自會浮現。 法治,無疑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但若成為偏執的迷信,同樣會百蔽叢生。」孟子說:「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註9)在這場多難的困境中,我們看見人們的無明、當政者的冷漠與參予者的不智,因而造就這場悲劇,使香港萬劫不復,實令人痛心。
「殺君馬者道旁兒」,當全世界的人們對黃傘運動作出精神與物質支持時(註10),領袖與參予者的亢奮,其間牽涉的權慾、名利,實不為外人道。會談毫無進展,手握難得的權力與榮耀,每天成為新聞人物,要他們無條件退下,設身想想,實在很難毅然甘心放下,因為已背負了太多的期望與榮辱。人際間最大的罪惡是冷漠!當政府漠視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不戰不和、不瞅不睬,那種無力與無奈感,自然促使他們試圖把行動升級,因為他們在無奈中渴望的,只是那一點的關注。從理性的訴求,到感性的表達,從對政府的不滿,轉為實質與警察的對抗,都是一種無奈而挫敗的心態轉移。夾在中間無辜的、盡忠職守的警察 、廣大的市民,都成為受害者,沒有贏家。這時,對他們來說,理性的討論、客觀形勢的變異,已不再重要,關鍵是:如何宣洩這股怨氣,它的源頭何來?
以暴易暴局面己成 當政者實難辭其咎
暴力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力,無論是黃是藍,都已背離理性,陷入感性的怨懟。原來無冤無仇的親朋,變為勢成水火的敵人,面對如此下場,當政者實難辭其咎。無明的市民、街頭無端的政治暴力不斷在上演。若不能善罷,要算是在眾口鑠金、成功武力清場,相信亦會餘波蕩漾,藉機捲土重來。若果真如此,最可能發生的,是明年新春後及六、七月的「示威節」,但願如此預測,盡皆胡言,因為實在沒有人想再見到動亂。無論如何,相信未了的餘波,尚會為患,恐怕最少要一年半載,讓人們的亢奮與怨恨的情緒,逐漸平復,認真理性思考未來,方有平息的轉機。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原來充滿激情與理想、憧憬創建更美好未來香港的運動,因為策略錯誤、領導無方、有勇無謀、不懂審時度勢,終而失敗,相信這是民運人士們始料所不及的。香港是金錢至上的社會,看看蝸居的人們,寸金尺土,競爭激烈,生活已然不易。經此一役,恐怕許多人會痛定思痛,對追求理想、民主運動產生了懷疑,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動亂、影響民生的運動,產生厭惡和恐懼,從此敲響了香港民主運動的喪鐘,甚至埋沒任何進步的動力。更悲哀的,是人們將會甘於現狀,不事進取,成為溫水煮娃,終而淪為未來沒落的都會,昔日豪情不再,只剩緬懷思念的《似水流年》!
齊心協力 以仁愛走出困局
「要調和排解淵深重大的怨憤,很難恩仇俱滅,必有難以化解的餘恨。有智慧的人,只保留着追究的權利而不去追討;而沒有道德的人,則會如狼似虎地去追收。天道無私,恩澤只會降臨於有善德的人。」(註11)未來的香港,全看當政者是否有愛民如子、胸襟廣闊的道德修為與管治智慧。而迷亂的港人,更要明白今天的一粥一飯,得來不易,需時刻警惕,生活在喜悅豐盛、感恩和知足裏,學懂「活在當下、展望未來」的幸福之道。無論未來路向如何,要脫出今天香港的多難困境,不是盲目的抗爭與權柄的揮舞,而是需要齊心協力的勇氣和智慧、寬容與合作、更重要的,是一顆仁愛之心。
註6:「反貪官、用貪官」,《宇文泰、蘇綽論治國之道》。
註7:彭泓基,《何為普世?誰的價值?》,灼見名家網站。
註8:彭泓基,《正人心而後正天下》,2013年3月號《信報月刊》。
註9:《孟子》第三章,唯有仁德的人才能居高位,而善於處理下位的人;唯有智慧的人才能身處下位,而善於應對上位的人。
註10:彭泓基,《普世價值與中港矛盾》,灼見名家網站。
註11:「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七十九章。
香港陷多難困境系列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