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已開,6月將來,7月更會熱火朝天。香港自2007年的政改方案通過後,將要面對不斷升溫的、全港市民憂心忡忡的普選特首方案,要付諸立法會表決,未來熱騰騰的兩個多月後,究竟是最壞時刻的來臨,或是關山強渡、再現碧波萬里、最好的黃金歲月,就看大家懸念的是什麼?是權力控制至上?是群眾選票可收藏的偉大?到頭來是玉石俱焚,寧願香港繼續撕裂沉淪,反正天真的不會塌下來,路愈行愈窄無大問題,要的是各行各路就好,歷史在記錄當中。
英國也沒有民主
160多年的英殖統治,有始有終,港督絕對來自英倫欽點,香港人何曾有丁點兒的知情權,遑論話事權、普選權,nothing 下句仍然是 nothing。1997年前已懂事的中小學生,今天三、四十歲過外的,除非捫着道德良心,英人從無任何形式普選港督的史實,是鐵證如山的。實在不明白,今天誓死捍衞「真」普選,民意也毋須理會的民主中、老年鬥士,當年為何屹立不動,而今天卻要破釜沉舟,冒險犯難犯法,要置香港人於政治鬥爭的大江大海裏,誓到民主全面勝利並制服敵人的彼岸,於是,集體起誓一次又一次,真箇是誓不罷休!都說時代要進步,九七回歸17年,民主若不能大躍進,凡有阻礙一人一票無篩選特首的,就要違法稱義,佔領什麼都可以,一不做、二不休,為香港,再狠的事都可以大幹下去!
夜闌人靜,倍加思索,如今人大8.31決定,按《基本法》由提名委員會1,200人先篩選特首候選人,再交由全港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出,雖未能盡如港人意願,卻合乎「一國兩制」情理之中。從香港民主普選的發展看,香港人能夠有權選特首,很大程度上,當選的特首必然受全港的監督,情理上,當選的特首是向全港的選民負責,而提名委員會的1,200人,很早已經要功成身退,再難有說話的餘地。英殖時代的港督與由全港一人一票選出的特首,這不是民主的進步又是什麼?對「一國」而言,港人票選的特首,對今天的中國又有沒有影響?較早前,筆者在港台《城市論壇》節目中曾有如下的闡述:中央政府容許香港特區有全民普選特首的制度設定,這是進步,同樣對內地緊控的管治是一種冒險,香港的特首地位等同內地的直轄市或行省,當2017年香港人可以一人一票選自己最高級別的領導人,在資訊流通飛快的傳遞裏,家家有求,香港行,廣東省省長、上海市市長乃至北京市市長為何不能行?稍為了解國情的都知道,這與內地現今鄉縣級的票選人大代表絕不能混為一談!先行先試,為香港、為國家,2017年的普選特首方案應該通過。
田家炳先生的選擇
香港、國家是什麼?近日收到九秩晉七的田家炳老先生饋贈專著——《我的幸福人生》,田老先生的親筆簽署,題字蒼勁有力,側照田老對香港、對國家教育發展的傾情付出,翻閱全書,當中有關放棄印尼,定居香港一節,最令筆者注意。1958年田先生毅然決然離開有排華跡象的印尼,選擇定居香港,「1957年5月15日毛主席發表一篇題為《事情正在變化》的文章,掀起了『反右運動』。全國人心浮動,到處高呼『解放台灣』,根本沒有華僑投資的環境。台灣方面雖有華僑投資的優惠條例,但多徒托空言,有名無實,政治上更高呼反攻大陸,金門炮聲隆隆。人民出入境諸多限制,華僑申請入台需要人士擔保,重重審核,費時失事。旅客出入境要填報攜帶外幣金額,外匯管制極嚴,很難作安居樂業打算。泰國、菲律賓的華文教育受到限制也不在考慮之列。
馬來西亞環境雖好一點,但畢竟還有種族問題,自然也不敢考慮。新加坡華人佔多數,華文教育好,政治安定,但國土太小,也非長居久安之地。我對香港並沒有什麼深入認識,只是基於上述幾項基本重點而已。在一般南洋的客家人心目中,香港是廣府人的世界,客家人很難立足,怎敢作發展事業的根據地?但我卻有另一種想法,誠如俗語『吊頸也要尋大樹』,建立事業首先要選一個比較法治、人民的安全受到應有保障的地方。安居才樂業,要有一個可靠的政府,不是只求能發一點財就算……」歷史驗證,田先生是成功的企業家,亦是對香港及中國教育事業出錢、出力更出心、受人尊敬的長者。
當年沒有民主卻有法治的香港,讓田先生可以安居樂業,奮鬥一生,成就事業,回饋大社會,如今的香港又如何?當年毛家天下的大陸,政治掛帥,一窮二白,今天情況又怎樣?這讓筆者想起另一位我尊敬的長者——已76歲的董建華先生,眼看普選特首方案岌岌可危之際,為香港好、國家好,再次風塵僕僕,甘願再挺政客們的冷言熱話,置個人安樂榮辱於度外。確實,普選特首方案拉倒,香港社會的分化會愈益嚴重,安居樂業更趨轉壞,且會每況愈下,最後,以「香港是我家,不分你我他,更要建設好國家」作為通過普選特首方案的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