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裏,電影業(尤其是荷李活)是創意的象徵。可不是嗎?由黑白片時代的差利卓別靈,到李小龍的功夫熱,再到佐治盧卡斯的星戰系列,電影一直帶領着東西文化的發展。
不過,熟知行情的人都知道電影業的話事人一般都不喜歡冒險,早前提過不斷翻拍成功電影續集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另外,電影業裏的生意模式亦絕不創新,一直都靠賣戲飛和爆谷汽水支撐住,又或是電影落畫後出的VHS或DVD賺錢,如是者幾十年如一日。
最近,業內的生意模式似有默默地起革命的跡象。
MoviePass是否可行?
小友Econ記者一直有留意歌影視產業的相關新聞,他最近看到《紐約時報》一篇報道,指一間名為MoviePass的公司現正推行月費計劃,用戶只需付約10美元(約78港元)的月費後,便可以每日進場入戲院看一套電影。
在不少大城市裏,一張戲飛隨時賣差不多20美元(約156港元),這個月費計劃的確十分吸引,據報道、MoviePass最近用戶數目更超過百萬名之數。
月費模式在戲院業裏是否可行?這要看供求因素。一方面,電影就如音樂般的文化產品要試過先知鍾唔鍾意,用戶付月費後,看每套電影的邊際成本是零,因此他們試看更多電影的意欲應該較以往更高。
另一方面, 有人喜歡超級英雄般的打打殺殺類型片,亦有人欣賞周星馳的無厘頭片種,如果要購買正價票入場,前者可能寧願等若干年後有線重播,後者可能等電影落畫幾個月後於Netflix首播。
理論上,在這樣一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市場裏,供應者可以一個適當的月費,令他們青菜蘿蔔都全吃,從而更能有效搾取消費者盈餘。
理論是這樣說,問題是,以不足一張戲飛價錢的月費要搾取消費者盈餘可能有點困難,難怪有報道說,各大影院的CEO都對MoviePass頗為抗拒。
不過,現在美國會每星期入場睇戲的人數愈來愈少,已由1940年代的80%家庭下降至現在約5%。
另外,票房收入現在只佔一套電影總收入的20%左右。即使月費計劃不能提升票房收入,但或許將來月費計劃所得來(各觀眾何時何地看過哪一套電影)的大數據,會比票房收入來得值錢。由是觀之,將來大陸戲院收月費的機會比香港戲院要高一些。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