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說明:戰後香港不少新移民來自國民政府舊部,他們須重新投入非我故土新環境生活,謀生方式各有不同,當年工業仍未成經濟支柱,提供職位不多,亦有選擇從事農殖業。(美國 ACME 新聞社提供九龍一間農場照片,拍攝於1950年10月14日。標題是《從轟炸到養殖》: 民國前飛虎隊機師 Eddie Tu。)
歷年工展會都是香港本地盛事,一家大小開心行展場,購買特價貨品,大包小包高高興興帶回家。發展到今天,工展會已有76年歷史,但不是每年都舉辦,其中不少年份因政治因素和缺乏適合場地停辦,今年算是第49屆。展覽會原意為推廣香港工業生產出口,可惜香港地貴工資高,早已不是工業製造基地,若在展會找到香港製造產品已是難能可貴,大部分貨品已是香港監製 Made by Hong Kong,國內生產為主。
經過歷年變遷,工展會現在推廣香港品牌、香港出品是信心保證,並以食品為主銷。相對香港戰後的工展會,以紡織和其他本土工業成品為推廣目標,完全是另一景象。值得高興的,是不少香港品牌已成國內同胞至愛。適逢工展會期間,回顧香港戰後工業發展圖片,緬懷過去,展望將來。
工業發展對香港經濟重要性無須置疑,今年歷史博物館更專題舉辦「香港工業話當年」研習比賽,希望年輕學生對香港工業發展能多些認識。香港戰後工業發展,從1964年外國新聞社報道,可略知一、二:「英屬皇冠殖民地 British Crown Colony 香港佔地398.25平方英里,比半個倫敦少一點,比紐約市略大一點。直至1963年底,人口高達375萬人,這麼多人擠進這一片小地方,生活擠迫情況十分嚴重!在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扮演中國和世界貿易商埠角色。1949年中國解放後,這方面商業活動完全停頓。香港大量人口的生計,再不能依賴以商港為主業。經歷過去14年發展,香港成功轉變以工業為主的生產基地,已有8,300家工廠,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新興工業經濟使香港建設為新型現代化城市。香港政府利用工業產值所得金錢,為香港市民建造大量公營房屋、提供教育和醫療福利。同時,不少外國資金源源流入香港,正是對這片殖民地投上信任一票。」
本地輕工業由盛轉衰
香港工業從1960年代發展到今天,紡織成衣工業中仍俱市場競爭力的,相信只有毛紡針織業,雖然工業生產基地已全部轉移國內或東南亞地區,但香港工業家在業務管理和發展上,仍處世界領先位置,是世界毛衣重要供應商。這個特定行業的故事,正反映香港戰後工業成功發展,一直伸延到今天。
香港早於1924年已有毛針織廠設立,初期工廠僅有三數家,機械設備甚為簡陋,只能製造一些低級毛衣產品,除作香港本銷外,主要外銷東南亞市場。直至1958年,毛針織業廠號也只有十家左右,外銷量全年約1000打。踏入1960年代,情況出現突破。創於1948年首家香港毛紡廠——東亞企業有限公司(Oriental Corporation Ltd.),與成立於 1954年的太平毛紡廠有限公司(Pacific Worsted Mills Ltd.)於1959年合併,改稱東亞太平紡織廠有限公司 (Oriental Pacific Mills Ltd.)。製成毛紗有95%供應本港毛針織廠家,毛衣成品水平提升到出口歐美國家,令毛針織業得到良好發展。
截至1964年底,全港統計共有毛針織廠127家,其餘大都是「山寨」式小型工廠。根據當年香港毛織業廠商會紀錄,毛針織廠名單會員只有58家,亦代表有規模出口廠家略多於半百之數。1961年全港毛針織製衣總產量46.3萬打,產值7,160萬元,95%作外銷。兩年後,產量增至178萬打,產值上升至26,630萬元,增幅三倍。
細看1960年代初期毛針織業運作,從中可見香港工業投資和勞工階層發展情況。當年全港手動編織「橫扁機」只有約10,000台,以3針及7針最多。1963年後,增加9針、12針和14針機種,每台價值為1,500元、1,200元及400元等多種,平均每台900元。有規模工廠在編織機總投資約7萬多元。自動編織機價格非常昂貴,全港只有三數百台。
毛衫製造主要輔助機械是縫盤機,每五台編織機需配一台縫盤機,其他輔助設備如分毛機、染色機、乾衣機、蒸熨機等,大都在美、德、日等國進口,價錢也相當昂貴,每部由萬餘元至數萬元不等。估計毛衫廠商在輔助設備投放資金與主要機器投資相若。工業高速成長,當年廠家自置廠房不足10%。
在人力資源上,1962年估計全港毛針織工人約有25,000人,一年後增至40,000多人,其後增幅更大。至於工人薪資水平,1960年代初,每織造一件普通毛衫織片價,工資約為1.5元至2.5元,整件毛衣完成工資約為3.5元至10.0元。當時普通工人每月收入(計件工資與月薪平均計算)約由150元至300元,熟練工人則由400元至1,000元不等。其水平相等於國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深圳廣東一帶工資。可見密集勞工行業一方面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工資上漲,迫使生產基地移向較低工資水平地區,香港輕工業發展盛衰正是最佳示範。
本土工業家見證香港發展
除勞工密集輕工業外,手工藝業也是香港特出行業。所謂一技傍身,是打工仔金石良言,象牙雕刻更是其中代表。香港工匠所雕造象牙產品廣受世界買家歡迎。象牙品種包羅萬有,從2吋小舢板、18吋高神像、八仙人物、各種形態佛像、中國象棋、燈罩、多層象牙球、到整件牙雕複雜橋樑,全是香港工匠製造,價格各適所好;從港幣2.5元的舢板到1,800元的橋樑。不少獨特設計來自外國訂單,主要是美國。其中一件價值港幣14,000元三朝歷代象牙雕塑,便花了14個月時間雕鑿。象牙球 (concentric balls)是最受歡迎紀念品,全是由實心象牙一層一層雕琢,由五層至二十五層不等。象牙原料來自南非,分棕色和白色象牙,棕色屬雌性大象,比雄性白象牙價高,來料價由港幣800元至2,000元不等。
1963年,香港本地出口額達港幣383萬元,對比年度增長15%。其中出口主力紡織品和成衣產品,約佔總出口53%,第二位是塑膠製品、玩具、人造假花、鈕扣等,佔約10%。其餘包括範圍廣泛的輕工業產品;如手電筒、電池、鞋類、金屬制品、鐘錶、珠寶、地毯等。
香港工業高速發展,是二戰後六、七十年代才開始,大小工廠如雨後春筍,提供大量職位。投身工業年輕人全是戰前所生,他們均經歷戰爭苦難,十分珍惜在香港工作生活。除主要紡織工業外,香港亦生產各種日用品、加工食品、工藝品等。成立於六十年代工業家,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多已傳承給第三代了。他們見證香港工業半個世紀發展,帶領香港產業邁向更高水平,為未來新挑戰打好堅實基礎。
(更多圖片,請按下一頁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