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國貨幣只流通於本國時,它的成效表現於國民的接受程度,但當該國貨幣成為國際流通貨幣時,兼顧的層面須要更廣泛和更細緻。雖然人民幣國際化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在實體貨幣表現上,則完全沒有變動,與國際化仍有一段距離。如中國政府(包括台灣政府)對貨幣名稱仍未和國際慣用方式配合:美元 USD 的貨幣單位是元 Dollar 、歐羅 EUR 的單位仍是歐羅 Euro、日元 JPY 英文是 Yen,亦即是元、英鎊 GBP 是鎊 Pound、瑞士法郎 CHF 是法郎 Franc、澳洲元 AUD 是元、加拿大元 CAD 是元、泰國銖 THB 是銖 Baht、南菲蘭特 ZAR 是蘭特 Rand。只有中國的人民幣是元、新台幣也是元,但均不稱作「元」。國際外匯市場給人民幣的編碼是 CNY,即中國元或中元。而新台幣是 TWD,即台灣元。奇怪的是中國人不用中國元和台灣元的名稱,只稱作人民幣和台幣,而只有港元是元,也稱作港幣。幣是貨幣 currency 的簡稱,但中國人也套用在貨幣單位上。這種特別的稱號,突顯人民幣和台幣仍未能完全融入國際貨幣系統中。此外,有中國特色的貨幣用字更是國際友人不明所以;其中「圓」和「元」同時間用於同一貨幣單位上。不了解的以為是繁簡體之分,但實情是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而沒有得到正確處理。
中國歷代貨幣單位的沿革和表述情況
要明白為何人民幣的實體表現如此,探本溯源,可從中國歷代貨幣發展探究其中變化。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是貝,貝以「朋」為單位,十貝一朋,一直沿用到戰國。但發現中國部分地區如雲南,明代時仍以貝殼為流通貨幣,幣制名稱用上「肥」,以「索」為計算單位。春秋戰國後的布幣、刀幣及圜錢。秦統一幣制,創方孔圓錢的「半兩」錢,方孔圓錢貨幣形制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其後,中國歷代貨幣以銅錢、紋銀為主,錢的單位以「枚」或「文」計算,數量表達上用了「貫」、「串」和「吊」,紋銀以重量和銀的成色計算價值,並以「兩」、「錢」、「分」和「厘」為單位。黃金在中國屬貴金屬,大部分時間不是流通貨幣,但計算的單位和紋銀一樣以重量和成色轉化市值。這個情況一直沒多大改變,直到貿易用的銀元從西方進入中國境內,中國貨幣單位的表現方式便開始變化。
西方銀幣流入中國早於漢唐時期的絲綢貿易,但在幣值使用上影響中國應始於東印度公司來華貿易。大額的銀元交易在中國廣東的行商和外商間開始,但銀元不是法定貨幣,在中國只能以貴金屬的計算折換紋銀。而行商將取得的西班牙銀元 (亦稱本洋)交與相熟的銀爐熔鑄成指定成色的紋銀或銀錠。所以,銀元早期在中國交易一直以兩為計算單位,通過燒驗、鑒定成色,並以司碼秤量重,過程中,經多次打戳驗證。銀元本身的形制被破壞,成爛板,只能算作銀块的價值計算,形成實質交易上不能以每枚計算的標準化。故在東印度公司廣州番庫的賬目中,雖存有一定數量的銀元,但記賬一直以兩作單位,並依據各個地區不同的重量和純度標淮計算。銀元雖然在中國貿易中存在多年,但沒有成為法定流通貨幣,而它的計算單位仍以兩為標準。
雖然銀元以兩作貿易折算,但它已開始在中國沿岸的行商和商人間作交易流通。原因是一枚完整的本洋,機器鑄造和標淮化,成色穩定,重量一致,很受商人歡迎。從現存廣州和澳門乾隆年間的中文文書檔案看,與洋人交易的幣值單位開始以「枚」計算,其中亦出現了「員」、「圓」和「元」的記錄。
追尋「員」、「圓」和「元」貨幣單位的源頭,首先要弄清楚「員」、「圓」和「元」的解釋和應用。這方面可從《康熙字典》入手。「員」是從口和貝,即一口 (個)貝殼,古時貝殼是貨幣,故「員」是用作有價值東西的計算。「圓」音員。與圜同,古方圓之圓皆作圜。圜,全也,今皆作圓。可見「圓」用於貨幣用字上是因為銀元的形狀是圓的,並與「員」字同音。「元」字從二從人,在天爲元,始也。長也。又大也。「元」與貨幣拉上關系應是始於「元寶」的出現,早於唐代大曆四年(公元769年)已見「大曆元寶」的錢幣 (意即大曆朝開始通用的錢幣),及元代的銀錠上出現「元寶」字樣 (即元代財寶) 。因「元」音亦同「員」,亦用於貨幣表達上。至於「員」、「圓」和「元」的實際應用發展,便要深入翻閱大量不同年份的文書檔案、中西/西中字典、鈔票和硬幣實物。
若從文字學上追尋足跡,中國古代的辭書或字典很難勾畫出不同時代的發展,原因是中國的辭書、字典一直沿用多個朝代,用字也是因俗習成。不容易分辨出其中細微的變化。但西方傳教士來華,第一樣要學習的便是漢語,其中記錄當年漢語用字的情況。從明代萬曆14年 (1586年)由羅明堅和利瑪竇編錄手寫本《葡漢辭典》開始;追查現存早期耶穌會士衛匡國編寫,柏應理、抆查增訂的康熙40年(1701年)前抄寫版本《漢語辭典》;細看基督教士馬禮遜用了八年時間於1822年(嘉慶20年)完成澳門付印六大冊的中英、英中《字典》;再從1867年傳教士羅存德在香港印製的一套四大冊《英華字典》找出變化;並以衛三畏於1874年在上海編譯《漢英韻府》和用上包括1905年傳教士 D. Maciver 為客家人在廣東編譯的《英漢字典》,「員」、「圓」、「元」、dollar、Yuen、Yen 和 Yuan 出現的年代和貨幣的關係便更清晰了。
從歷代文書檔案和文字學字典表現上得出的結論是「員」最早用於舊式西班牙銀元,推測出現最早是乾隆年中期,當時西方外商的船隻帶同大量的銀元到廣州經商,中國買辦、行商已開始以「員」代「枚」用作計算單位。到了乾隆末年,「圓」亦已開始出現,但並不普遍。當新式的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大量流入後,「圓」的使用開始超越「員」,但亦長時間並用。直到清末民初,「圓」已差不多完全取代「員」的使用。至於「元」的使用,雖早於乾隆末年有見,但並不普遍。直到光緒年才佔有地位,時有出現。但仍未能取代「圓」。雖然文書檔案反映了民間的使用情況,但用於貨幣單位的表達,情況便不一樣了。原因是貨幣上的設計用字代表官方或發行機構的取態,也是設計者的取向,通常屬於傳統和保守。所以表現在鈔票和硬幣上用字,使用的時期會比民間更長。
「員」、「圓」和「元」在貨幣單位上的實際使用情況
在鈔票實物的表現上以 “dollar” 作「員」,最早應是香港第一家西方銀行:東藩匯理銀行發行的鈔票,當時 (1846年)在香港實質流通的港元是指大量流通的墨西哥銀元。其後,其他在香港發鈔銀行一直跟隨這個「員」字用於鈔票上。有利銀行由發鈔初期直至1964年罕有發行的100元鈔票外,所有鈔票均用上「員」字。匯豐銀行也用上「員」字 ,直到1890年代才慢慢改用「圓」字 。至於渣打銀行,更一直用「員」字,直到1970年發行新鈔才以「圓」字代替。反而最奇怪是匯豐銀行於1993年新版鈔票中改用了「元」字,香港政府金融管理局於2002年發行10元法定鈔票時,亦捨「圓」用「元」,但一直沒有其他追隨者。中國銀行香港分行開始發鈔時便決定用「圓」字為標準,而不是追隨匯豐和香港政府鈔票用的「元」字。渣打銀行45年來,一直保持使用「圓」字。
至於中國貨幣用字表達上,亦因朝代不同和太多不同的發行單位,用字上更難把握。在中國最早出現的銀行鈔票是嘉慶年的 “Canton Bank”(廣東銀行)銀票,它是在中國第一張使用英文字 “dollar” [員] 作「番銀」(西班牙銀元)單位的鈔票,是第一張中西流通和中英對照的鈔票,亦是第一張有保險水印的中國鈔票,其中中文翻譯部份充份體現商人的合約精神,也是現代鈔票「憑票即付」用字的始祖。至於中國最早出現以中文「員」字作 “dollar” 實質貨幣應是1850年代末期,外商銀行於上海、漢口等商埠發行以墨西哥銀元為單位的鈔票,均用上「員」字。至於中國官方紙幣以「員」字作貨幣單位,只曾出現於臺南官銀票上。但中國其他的金融機構和錢庄仍以兩和錢為貨幣單位。
情況到光緒15年(1889年),廣東省銀元局鑄造新的銀元,才開始有「圓」或「元」字的出現。亦因為光緒年新鑄造的銀元和銅元,是用上古時的名稱「元寶」,故在清末鈔票設計上,曾發生「圓」和「元」同一張鈔票出現兩字的情況。最明顯例子是大清銀行兌換券載澧像一百元券的正面是「百元」,背面印上「壹百圓」。這種情況更流傳到海外發行的中國債券。1911年,孫中山在美國三藩市發行的中華民國金幣券屬流通債券或期票,因它的最後確認是要到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成立之日」才有價值。但因面額少,廣受支持革命的僑胞認購。貨幣單位寫上「金幣」,但因中華民國仍未建立,沒指出是那種實價貨幣,可見孫中山是位出色的金融產品推銷員。但從票券的設計看,也出現同一張票,正背面同時使用「圓」和「員」的混亂情況。
這種混亂的情況一直存在清末民初時期,亦即是「圓」和「元」同時並用 。中華民國成立後,便開始統一用字的決定,所有鈔票均採用「圓」字,除間中表達硬幣實物「銅元」或「銀元」用上「元」字外,所有鈔票的印制已統一以「圓」字為標準。這個情況,一直沿習到第一套和以後的人民幣紙幣用字上。但統一用字的情況在硬幣上出現了變化,1988年決定發行新品種的一元硬幣便用上「元」字,而不是「圓」字,與同期或以後的紙鈔用上「圓」字分開發展。看來中國在「圓」和「元」的用字方向,回復到清末民國初期的紙幣與硬幣分別用字的情況。不知這是因俗習成的結果,還是只求設計美觀,不求統一的表現,仍有待深入考證。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