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融入」之後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意味香港不再單是發揮自己的優勢,而是要配合中央制定的全國發展規劃。

2019年大陸有兩件大事,一是中共建國70年,一是五四運動100年。這些大事紀念日,香港人向來都不大感興趣,然而現在香港已經被融入國家發展規劃,大陸的大事紀念,香港豈可輕視!

中共創建人和一大批早期骨幹,很多都參加過五四運動。中共第一任總書紀陳獨秀,當年就跟胡適、李大釗、錢玄同等人創辦《新青年》,倡導「民主」和「科學」精神。五四運動是清末回應西方列強入侵、國人上下求索尋找出路的一系列救亡運動的延伸。清國推行洋務運動,是從技器層次向西方學習,結果失敗告終(甲午戰爭敗於日本)。國人開始反省,轉而從政治制度、社會、教育等體制着手,希望超越器物層次,從更深入的範疇向西方學習。梁啟超等維新派倡導君主立憲、議會政治,就是循此方向嘗試。

到最後,即使政治體制更替、中國從君主制走向共和,但國家仍然四分五裂,任由列強宰割。於是再有另一批人主張全盤西化,揚棄中國的「傳統糟粕」。到中共創立則以蘇俄為師,毛澤東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可以說,全盤西化派和中共獨尊馬列主義,是更進一步,從政治、社會體制走向意識形態的「西化」,從更加深入的層次探索救亡、振興之路。

中國近代經歷的「百年未有之變局」始終貫串着一條主線,就是「西化」、向西方學習,從技器、體制,到意識形態,層層深入。西化漸行,經常都會和傳統價值出現劇烈衝突,「國粹派」被視為迂腐,到清末主張「扶清滅洋」的義和團更被標籤為封閉、愚昧。到今時今日,一些反西方價值的言行都會被冠之以「現代義和團」之名,會被視為負面、落後。

到1978年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摒棄蘇聯的計劃經濟,轉而全面投入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懷抱,轉軌向市場經濟,走的仍是「西化」之路。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香港是全國唯一的窗口,大陸經香港接通全世界,並且從香港身上學習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經驗,省卻了不少摸索探討的時間,也省下了一大筆「學費」。

大陸從「半封建、半殖民地」一跳就實現了社會主義,有理論家認為,大陸從來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階段就過渡到社會主義,不符合馬列的社會發展階段論;故此大陸的改革開放,必須來一次「資本主義補課」,否則很難大幅提高生產力和調節僵化的生產關係。

然而,大陸的改革開放並沒有放棄社會主義體制,「資本主義補課」主要就是由香港提供「教師」、「教材」,從中汲取資本主義運作的實踐經驗。到了1997年收回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也是考慮繼續利用香港的「另一制」補足內地的社會主義。當時香港人的理解,是兩制應該「並行」,利用香港的西方資本主義經驗協助國家發展。

大陸冒起香港式微

40年改革開放令中國冒起,中南海領導人信心滿滿,中國沒有走上西方社會學家和民眾所預見和期待的道路,市場化也未能結出民主化的果實,中國至今也沒有向多元的選舉民主制轉變,但國家依然可以富起來、強起來。大陸的發展和崛起,對現有的社會學和政治學理論提出了挑戰,中國不但沒有依西方世界論述的軌道循序發展,現在反過來「挑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驗。這個結果令很多人始料不及,也埋下了當前中美貿易戰背後「中美爭霸」的伏線。

2018年香港發展完全轉軌

香港為大陸「資本主義補課」的功能,在北京眼中,角色已逐漸式微,大陸自我感覺已有足夠信心和能力跟西方資本主義打交道。而香港的作用,也隨之而需要調整、轉型。

2018年對香港是關鍵的一年,雖然沒有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但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內提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寥寥10多字,卻把香港的發展完全轉軌!

相比過去的《政府工作報告》,港澳部分的說法是「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促進港澳提升自身競爭力」(2016年);「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2017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新的說法,將會反映在特區政府施政的各個方面。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意味香港不再單是發揮自己的優勢,而是要配合中央制定的全國發展規劃。內地一直把香港定位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習近平回覆在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來信的「指示」,香港將會配合國家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協助大陸產業升級轉型。中美在創新科技上的競爭已經公開化,大陸未來引入外國科技或進行研發,香港將是國家佈置的一個重要基地。香港在這方面能做出什麼成績,將會是行政長官政績評分的重要標準。

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內提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寥寥10多字,卻把香港的發展完全轉軌!(政府新聞處)
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內提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寥寥10多字,卻把香港的發展完全轉軌!(政府新聞處)

從基建、制度到意識形態融入

「融入」的第一步,是中港基建陸續完工。去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過去跨境鐵路只得廣深鐵路,高鐵是回歸後「國家主導」下興建的另一條鐵路),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很快香港──深圳的蓮塘/香園圍新陸路口岸也會在今年建成使用,大陸和香港之間的「通道」已經暢通無阻。

第二步是制度融合。由特首以降到一般公務員,除了過去的國情培訓,現在要「進階」至學習中共十九大文件、習近平主席講話,全面掌握習核心的理念和思維,特區官員和內地幹部的「水平」,特別在政治學習上,要逐漸「接軌」。「融入」之後,香港成為全國一盤棋的一員,自然有責任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縱使特區政府仍有疑慮,然而23條國安立法似乎難以一拖再拖。

教育方面,國民教育要重新起步,也是「不容延誤」的工作。此外,為了加強行政立法「配合」,不符合愛國愛港「審查」的人,會繼續被取消參選資格,政府會「絕不手軟」。很多人稱之為「大陸化」的演變,將會成為香港的「常態」。

再深入的融合,就是在意識形態上的認同,香港要逐漸和西方價值觀「疏遠」,靠攏「中國模式」的價值取向。這方面將是一個漫長過程,然而從2018年香港「被融入」之後已經開始起步,到了這方面的「工程」完成,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就大功告成了。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