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雖然前幾天錄35.3攝氏度,是有紀錄以來9月最高溫,但早晚涼風吹拂,秋意爽人。白露一過,中秋節快到,舊同事J半個月前請公司同事吃散水餅,她說3年沒回廣州看望父母,身為獨女,今年中秋節一定要回去陪父母吃月餅,如果要等抽到深圳健康驛站的名額之後才向公司請假,很不方便,索性辭職,哪天抽到名額哪天回家。J 8年前來港升學,畢業後留港工作,已經拿到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香港疫情反彈 通關依然無期
自6月底開始,港澳地區和海外旅客入境內地的防疫隔離,由原來「14+7」縮短為「7+3」,即7天酒店隔離加3天居家隔離,不少港人隨即執拾行李準備回內地與親人團聚。醫衞局局長盧寵茂醫生甫上任就親自到深圳灣口岸實地了解情況,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加強溝通,理順旅客過關北上的檢疫流程,更期望在傳統的「七夕相會」之前,香港疫情受控,更多的港人可以回內地與家人團聚。
深圳方面也將專門為入境旅客提供的檢疫酒店房間(健康驛站)增加至2000個,並且改用搖號抽籤形式,杜絕網上黃牛炒賣。但因為需求量太大,僧多粥少,一房難求。部分北上升學的學生未能如期前往學校報到,驚動當局,終獲特別安排過關。媒體報道一名急於回內地探望家人的男子,連續抽籤14次都「名落孫山」,感到十分無奈。七夕早已過去,香港的疫情不僅沒有受控,反而確診個案增至每日約1萬例,通關依然無期,渴望北上與親人團圓的人們望穿秋水。
逆向隔離可行 只在兩大問題
不少人寄希望於「逆向隔離」。深圳檢疫酒店資源有限,成為回內地難的瓶頸,港府接納部分立法會議員提出「逆向隔離」的建議,將深圳7天酒店隔離改為在香港隔離,完成香港隔離之後,以閉環方式過關回內地,直接回家。
特首李家超日前與廣東省官員視頻會議之後宣布,「逆隔離」概念得到廣東省支持,地點初步確定在落馬洲河套,相關細節,包括核酸檢測標準、閉環過關的安排、雙方人員配置等等,由兩地相關部門專班進行磋商,李家超強調,「逆隔離」作為一個新概念,需要時間進行溝通協調。對於很多心急想返鄉的人,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不知道要等多久。
「逆隔離」的技術細節需要兩地商討,但應該不會太複雜,簡言之,就是按內地防疫標準執行,港方給予全面配合,關鍵是特區政府要充分理解內地相關部門的關切並採取適當措施。面對未通關的現實,「逆隔離」愈早推行愈好,當中有兩個問題最重要,一是透過「逆隔離」每日過關人數多少?人數太多可能令深圳擔心增加防疫風險,人數太少則失去意義。二是如果經「逆隔離」回內地之後被發現染疫,如何釐清責任,設立熔斷機制是否是一個可行辦法?
免增內地風險 須設熔斷機制
今年初本港第5波疫情大爆發,中央政府緊急召派大批人力物力支持香港抗疫,包括在與深圳一河之隔的落馬洲河套區興建1000張病床的應急醫院,以及大約1萬張床位的社區隔離設施,有關工程於4月初完成,換言之,河套區至少可提供數千人進行「逆隔離」。
假若全部加以利用,加上深圳原有2000個健康驛站房間,雙管齊下,每日總共可以提供數千至近萬個過關名額。這個數字雖遠不及疫情之前過關人數,但基本上可滿足一批有急需人士的需求,更可為未來全面通關發揮「洩洪」作用。如果穩妥一點,亦可先試行每日2000至3000名額,假如運作順利再加碼。運作順利與否,視乎有沒有及有多少「逆隔離」人士被發現從香港將病毒帶往內地。
近3年的抗疫經驗告訴我們,人類所面對的這個新冠病毒變化多端防不勝防,無論隔離還是「逆隔離」,都難以做到零感染。眾所周知,內地實施最嚴格防疫措施和問責制度,任何因為「逆隔離」的漏洞導致病毒在當地傳播,都可能產生嚴重影響。因此,盡量防止漏洞,避免增加內地防疫的風險,是特區政府推行「逆隔離」方案的首要前提,而設立熔斷機制,有助降低相關風險。
明天就是花好月圓的中秋佳節,J幸運地抽到深圳健康驛站的名額,剛剛完成7天酒店隔離趕回廣州,今年終於可以陪父母過一個人月兩團圓的中秋節,實現一個孝女的小小心願。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