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武則天》:浪漫的當代意涵

作為一個歷史劇的主角,武則天的形象與中國典籍中的女性可有共通之處?真的共通嗎?老年和少年的武則天都有中國現代女性的素貭。為何如此這般?

電視劇《武則天》是一種商品,電視用歌聲幻影吸引着觀眾「消費」(收看)。我們要不看劇嗎?要不了解商品文化背後的消費行為嗎?例如這一種浪漫為何只屬於武則天?作為一個歷史劇的主角,她的形象與中國典籍中的女性可有共通之處?真的共通嗎?老年和少年的武則天都有中國現代女性的素貭。為何如此這般?由范冰冰主演的那一套劇在全國各地區播放,都經過重新剪輯。TVB版本經剪輯後,說故事的方法改了一貫起、承、轉和合的規律,顯示媒體對當代觀眾、市場及流行文化的獨到理解。

男性作者的女性觸覺

初唐將領李勣之孫,李震之子李敬業(又稱徐敬業)曾發起叛變反太后武瞾臨朝稱制,請駱賓王修書一封討武。其筆下之武氏犯罪大惡極,形象大大不及電視劇的討好。駱說:「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同一位武則天,在近期電視劇集中是愛夫愛國,為孩子復仇的女中豪傑。權謀利益關係下,劇中男人看武氏都是下賤卑污,極惡害人的。高翊浚(下稱高)導演和潘朴(下稱潘)總編劇的那個版本並沒有忽略權臣的這種觀點。有趣的是他們從男性角度出發卻分享到一些女性獨有的觀點。男性作者究竟憑什麼把握到這些女性的思想模式?

男性作者真可以分享女性的想法嗎?男性作者會真心願意在作品中為女性發聲嗎?通俗劇的女性觀眾會介懷這些一切嗎?如果女性的某種獨特素質不是重點,作者和投資者又為何選擇一個如此獨特的女性人物,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呢?究竟這些觀點與角度的差異真能有助收視嗎?

在西方的女性主義和女權運動的影響下,評論家樂於從女性角度批判很多流行文化文本,但缺少探索男性作者如何及為何在作品中分享女性主義或女權的角度。我們只能把這些「如何」和「為何」弄清楚了,才能看清西方的研究論述缺乏關注屬於中國某些男性作者的非常觸覺。

潘自己承認,他偏重了李世民此人物,結果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推想史上沒有清楚記載的武氏在李世民身邊當才人12年的生活面貌。武在御書房當李世民的秘書,又是李世民死前伺候在側的妻子。編劇如此切入,滿足了很多女性觀眾對於愛情的幻想,作者亦展示了自己作為男性如何透過一個女角表達自己的志向和心懷。

TVB版本全劇重新剪接

高和潘之近作在全國各地區播放前都分別接受重新剪接,集數不等,有74至94集。筆者今次只能評論香港TVB的版本全劇共74集,武從14歲活到80歲,人生苦多於樂,人生最大得益是兩段愛情。此劇以武氏與李世民之戀招倈,總編劇亦承認(註1)有此安排,因為那一段12年的歷史留白,必然不會平淡無奇。筆者堅持每天隔24小時收看一集電視劇,才發現TVB版本與內地版的剪輯,在每集和每節間之奧妙處。TVB版本改了一貫說故事的起、承、轉和合規律,每集都在起、承和轉之後便結束了,明顯地建立誘因,引導觀眾追看和在茶餘飯後討論劇情。

TVB版本首12集在兩星期內播放,用很長的篇幅,很專注的描述,達至兩個目標:一)引導觀眾同情武如意;二)建立李世民與武如意的賢君淑婦形象。方法亦很簡單,惻隱之心人皆有之。12天過來,觀眾眼見一個十多歲的鄰家女孩受苦刑,被問罪,無端受屈。每到劇情一轉,情況更壞,還沒可能有轉機時,觀眾又要等一天才可知女孩的光景。這樣觀眾每天連續收看漸成習慣,像與武氏結成朋友。

12集過去了,電視屏幕上仍可見李世民未能忘情於已死去一年有多的皇后,漸得觀眾信任他是個重視愛情的好男人,但這不足以把觀眾留下來收看餘下60多集。李世民與武氏之戀如何發展下去,是一個商業的考慮。如何把這段愛情立體地呈現出來,毫不容易。TVB的版本中可見從13集至19集,透過剪輯加工,更有效把握下面二點,令李武的愛情故事變得驚天動地:一)英雄/皇者愛的「加冕」,滿足女性對權力的想像;二)女性愛在患得患失之間,更引起觀眾關注。

一、愛的「加冕」

李世民射箭撃菊,武氏得到愛的「加冕」是重點。筆者少年時期曾當徐克的小編劇,前輩們開會常說,女性演員不是CAST(陣容),只有男性演員才是。因為這樣可以滿足現代女性觀眾對於權力的幻像,為女人的生命添色彩。電視劇情發展到13集,有李世民射箭撃菊,武氏從險象橫生之境脫身。李世民神威妙算,智勇雙全,女觀眾可能都會投入此情此景「愛」上劇中的李世民。用愛的「加冕」來理解這個商業原則和觀影心理很好。那個文德皇后的面具和無形的愛的冠冕,代表帝君的寵愛。流行文化文本中男人常在道德智慧丶權力和能力上高於女人,而女人的生命沒有男人便變得毫無價值,所以女人其實是次於「人」的他者。

可是在撃菊的環節上,武氏不是傳統通俗劇中的「他者」。這些理論都不能直接地在這裏套用,因為在此環節中武氏是出謀獻策的人;而擊菊之先,亦是因為她能神威地騎上馬背(註2),不怕死,手執一支菊,迎面跑向帝君,好讓他射箭擊之,才造就了皇帝擊菊的神威。於是男人和女人在平等的地位上戀愛,所以武氏根本不是「他者」。

二、患得患失的奇妙

因為「女主武氏」之傳言,李世民在此劇中,為保護愛人才有疏遠她,令她願意離宮,免再受群臣進一步的迫害。劇中這一段,關係上的疏離,乃李世民與武氏之戀,戲劇性高潮之舖墊。經營一段戲劇性高潮,關鍵在於發展身體的距離:親密的距離。如果親密關係多只能發生在一段身體距離之外,無論情有多熾熱,愛有多激,親密只是一種有實無名的距離,捉摸不透,莫可名狀。這就缩寫了劇中李武之間的親愛。

主角之間先有頭一、二集武氏與神秘男子(李世民)共舞。19集之前,很難再看到親密的接觸。19集之前只有一次皇帝在城牆上伸出一手,按著武氏的肩。第19集,武氏不忍受皇帝冷落,雨中狂奔,不敵風寒,暈倒墮進池塘,險死。她受盡了愛情患得患失之苦,才得皇帝抱著垂死的自己,小心一步一步的走進殿中藥池,在沸騰的熱湯中,英雄不顧自身的安全,緊抱玉人於懷中救治。此時女聲繞樑,主題曲畫外之音訴盡武氏的辛酸苦楚及對初戀情人當今帝主的傾慕:「平平淡淡無字寫下傳奇,游游蕩蕩没你怎飛躍起,當今夕可以忘記,天再亮偏捨不得你……」

正史留白處 發揮浪漫情節

筆者發現在TVB的版本中,此段戲保留了電視劇對情人患難相扶的情義,分別有高角度的游鏡,李世民視點的近距鏡,旁觀的近距鏡。配合香港版的主題曲,慢慢的游鏡更顯愛情特別淒美。歌曲正好激起觀眾萬分同情,同時喚醒人人對真愛的渴求。然而此時此刻,觀眾立時看見「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圓滿。第19集無疑是愛情的高峰,教連續收看的觀眾十分滿足。

電視上武則天少年時的故事在正史留白處不單只發揮浪漫的能事。它是一種商品文化現象,用歌聲幻影吸引着觀眾一直消費(收看)。如果評論的重點一直放在分析類同的事,難免忽略同類別的文本中各種程度的變異。任何文本跨越了年代、類型、地區和文化,就是怎樣忠於原著,都一定有差異。差別者與類同之處之關係亦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數據。

例如戲劇人物武則天,在正史上被描述為禍國姣婦、奸人,在過去多數戲劇故事中,此人物的故事亦差不多如此。最近在電視劇中得改編,出現了變數:武則天的形象與一般通俗劇的淑婦形象同源。而中國淑婦,持家修身之道,傳統以來受中國的經典影響,於是武則天的形象亦在某種程度上與典籍中的烈女扣連──守義成仁。奇在這裏,一個淫亂的姣婦,怎能與「烈女」沾得上邊。

如果分析偏重於大多數相同處便會忽略了大多數的輕微變異。而這些變異往往都是創作人經年苦心營造的,其實我們不應該忽視。我們不慣把同類的東西看成為不同,因為相同之處一見而知,何雖懷疑。可是如果接受分析的數據是同類而不同源,我在這裏建議的方法便大派用場了。這樣比較同類文本,有助發掘更深層的文化意涵。所以筆者試從此方向看姣婦武則天在此劇中的特點,發現了劇中人竟有一些特質源於中國經典的烈女。

後記

本文另續。全文沒有觸及唐代宫廷至民間的胡風,所論集中是一些女性議題和現代人想像的「漢人」道德及行「義」標準。唐代之漢人非宋明之保守,建議編劇應硏究漢女武氏入宮後胡化之事,包括男女關係。

註:

  1.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206/c40606-26518030.html
  2. 在內地版本中,除了武氏,淑妃亦有參與策動。

陳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