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歷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
堅毅──一直都是雨川人其中一個重要的特質,看完一個個雨川人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它在當中的價值和意義。回想每個故事,不論同學是參與活動,抑或是接受訓練,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得憑着毅力,堅持下去……或許過程中會遇上多多少少的挫折,但在我們眼中這並非壞事,因為只有嘗過跌倒,才能真正學會重新站起!
學校追求的目標、信念和內涵
當香港一般學校均只是追求學生學科成績的時候、當不少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選擇自殺的時候,位於馬鞍山的雨川小學卻提出:「若從小將生命意義、願景和正確價值觀放在孩子心中,將可令孩子的心靈健康,進而令孩子展現美好的行為和性格,活出美好的人生。」這就是生命教育。
自2009年以來,現任蔡曼筠校長確定「從生活中學習‧從經歷中領悟」為全校課程發展方針,多年來不斷學習和嘗試,摸索出推動生命教育的一些關鍵因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信心,繼而建立出以下一套對小學生命教育的工作信念。
學校深深相信:「在社會洪流的衝擊下,現今孩子需要面對的挑戰早已不局限於測驗和考試,而是來自日常生活,各式各樣無可避免的衝擊與困難。面對迎面而來的滔天巨浪,適應力、解難能力、意志與毅力,乃至自信心的建立,無不是孩子們應當具備的。因此,『教育』一詞予雨川小學的意義,從來並非單純的知識傳授;學校的教師團隊不遺餘力、默默耕耘的,是『育人』的工作。」
在這個信念下,學校希望學生能:
- 體會生命的價值,尊重和珍惜生命
- 體會及管理自我情緒,實踐解難能力
- 探索人與人的關係,愛人如己
學校在追尋上述目標的過程中,曾經運用三個概念:「價值教育」、「生命教育」和「雨川人:關愛、堅毅和盡責的目標」。
價值教育代表較為寛廣的意念;「雨川人:關愛、堅毅和盡責的目標」代表較為具體可操作的內涵;生命教育則在上述兩個概念之間。
價值教育的具體活動
學校的小一自理課程、服務學習課程、敬師孝親月、紀律訓練營、和諧大使計劃和學生議會等活動,都是以培育「雨川人」的特質為目的。而價值教育中最重要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學校氛圍(即全體師生多年累積下來的校園文化)帶來影響。而建立學校氛圍則需要通過大量的設計課程和活動累積而成。
成長課及德育課
教師透過課堂進行討論、分享、反思和總結,帶領學生從掌握「知」、引發「情」、培育「意」,繼而鼓勵「行」。課程包含上文所提到的三個生命教育內涵,在第一和第二學習階段中,以螺旋方式推展。課堂主要由班主任負責,原因是他對學生有深入認識,施教時可按學生需要作出調適,亦可在課堂後作出跟進,更可就學生的情況與家長聯繫,提高家校合作的效能。由班主任施教的課堂,讓學生有更高的歸屬感、更大的投入度,進一步促進師生關係。
成長課及德育課(2015/2016學年)包涵69項活動,限於篇幅,本文只選取以下活動以說明:
體驗學習活動
體驗學習活動日(2015/2016學年)
從上表可見,「紀律」是最重要的概念,而「團隊精神」、「領袖」和「情緒管理」也是需要建立的。在體驗過程中,讓學生明白父母及師長為他們所作的付出,鼓勵他們在家長會中向父母表達謝意。從學生紀律開始,繼而讓學生懂得團隊的重要性,然後進行歷奇活動,透過團隊活動及活動後的反思,讓學生懂得欣賞自己、尊重和愛惜別人。教練和教師帶領小五學生進行紀律訓練營後反思,目的是重燃學生的心火,好讓他們能面對升中的困惑和壓力,也懂得感謝所有幫助自己度過小學階段的人。五、六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不時與家人出現矛盾,我們透過這兩年的訓練營,讓他們在過程中體會家人與老師的愛,從而懂得珍惜及回饋。小一、小二、小五和小六的體驗活動皆有家長的參與,期望學生從中體驗家長的愛,也讓家長親身感受生命教育的意義,為生命教育進入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礎。
「饑饉午餐」及「蒙眼午餐」計劃
總結過去經驗,學校在2015/2016學年安排低年級進行「饑饉午餐」,並安排高年級進行「蒙眼午餐」活動。訓輔組先為低年級學生舉辦專題講座,由世界宣明會介紹「饑饉活動」、世界兒童飢餓及貧富懸殊問題,讓學生對此有初步概念,明白參與活動的原因和意義。同期間,健康教育組舉辦「惜食王」比賽,由「惜食大使」到各班量度廚餘,然後選出每級累計廚餘最少的班別,加以表揚。
高年級的「蒙眼午餐」與籌款活動同步進行,善款全數捐予奧比斯,用以支持救盲工作。參與的學生表示初嘗失明時,會失去安全感以及感到驚慌,並發現失明對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學會珍惜及保護眼睛,亦會更主動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
「正向思維」大行動
為提升學生情緒管理及解難的能力,學校於2015/2016年度推行了一連串的活動,藉以提升學生自我價值觀,並鼓勵學生以積極態度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 解難故事分享:訓輔組每月安排學生於校園電視台分享個人的解難經驗,通過身邊人活生生的事例,傳遞解難的策略及積極的處事態度。
- 「解難小法寶」專輯:由校園電視攝製組及訓輔組合力製作「解難小法寶」校園電視特輯,以卡通人物──叮噹所擁有的百寶袋為引子,介紹解難方法和心法。
- 「給孩子正能量」小冊子:小冊子由校長、副校長及學生輔導員一同設計,於貼近考試之長假期前派發,內附校長及家長教師會主席送給孩子的鼓勵說話,並設親子玩樂部分和加油打氣部分,要求家長及學生一同完成,目的是引導家長給予孩子正面鼓勵,以舒緩孩子的考試壓力,同時促進親子溝通,改進親子關係。
- 「正向思維」故事分享會:分別設高年級及低年級場次,前者由校長親自主持,借用網上之「死亡爬行」影片作為教材,通過討論和反思,帶出珍愛生命、永不放棄的訊息;後者由副校長主持,透過與學生分享生命繪本故事《故障鳥》,讓學生明白即使遇到難題,只要積極面對、勇敢嘗試,總會在逆境中看見曙光,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
- 才藝繽紛Show:班主任先安排學生於課室內表演,然後推薦予負責同事安排公開演出,目的是發掘和展現學生不同的才華,一方面加強同學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讓同學對生命的價值有更廣闊的理解,從而懂得尊重和珍惜生命。現場反應熱烈,師生均樂在其中。
- 「雨川王」班際比賽:比賽由「惜食王」、「清潔王」、「借閱王」、「跳繩王」和「競技王」等18個項目組成,當中涉及多個範疇,於全年不同時段進行。目的在於加強學生的自信、強化「班風」,從而提升學生的解難及抗逆力。
學校還有多個注有生命教育元素之特色課程,十多年來推行的各種服務學習課程包括:由高年級學生協助一年級學生的「大哥哥、大姐姐計劃」、跨校的「橋──連接生命的故事」計劃、跨校「大手拖小手」模式之境外交流活動、生命教育主題周會、長者學苑計劃、親子義工服務、常識科的生活解難課程、圖書課的生命教育繪本課程、藝術教育課程和各式朋輩互助計劃等等。礙於篇幅所限,不能在此盡述。總括而言,學校傾向以全校參與方式推行生命教育,故此,無論學校的正規與非正規課程、校園布置,又或校內教職員、家長與學生間的日常接觸,都滲透着生命教育的內涵,難以一一細數。
價值教育的實施策略和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包括教師專業發展、家長的支援。價值教育的實踐策略:
- 建立全校共識,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校長是主要的推動者;
- 強調「學習歷程」,基於真實的體驗,通過討論、分享、反思和總結,以「知、情、意、行」方式逐步內化;
- 營造關愛校園文化,通過校園的氛圍,潛移默化,促進良好行為;
- 與家長同行,把生命教育帶進學校與家庭生活中。學校的生命教育工作必須進入家庭,加強家長的參與,才能有所突破。當學校與家長都重視生命教育、實踐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才算真正進入學生的生活當中;
- 引進校外資源,促進發展,聘請香港教育學院(現為香港教育大學)導師到校支援,並帶領全體行政人員前往台灣交流,藉以了解台灣小學推行生命教育的現況,汲取他們的成功經驗;
- 持續評估,反思求進。
價值教育的持續評估,反思求進
本校共有兩位副校長,分別負責「學與教」及「學生支援」範疇。兩位副校長皆擁有豐富的行政經驗以及極強的領導能力。每年的持分者問卷調查結果均顯示,兩位副校長皆獲得全體教師的高度評價,甚得校內各階層人士的信任和支持。
家長教師會亦向校方反映收集到的家長意見,商討彼此關注的問題,合力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及福利,讓學生在品德和學業方面獲得良好的發展。家長教師會一直是校方良好的合作伙伴,在15-16年度《全校家長問卷調查》中,超過80%家長認同家長教師會能促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在家校合作下,我們相信「雨川人」能更充分發揮關愛、盡責及堅毅精神,遇到難題時,能學以致用、迎難而上。
在情意及社交問卷調查中,雨川人的關愛、盡責及堅毅數值均高於全港平均水平。
過去三年,學校多次獲教育局、教育學院及保良局等邀請,與學界分享價值教育工作的經驗。
註1,本欄除了介紹一些本港教育界人士對內地學校教育的付出外,也會報導一些對學生學習有突出貢獻的學校。本文所述的雨川小學,是同類文章中第二間學校。學校基本情況請參見此文。
註2,價值教育的書籍如《雨川人的驕傲》、《雨川人的成長故事》、《雨川學生報》、《校訊》、《學校概覽》等,請參見學校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