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豆花香

以石磨及鹽滷新鮮烹製的豆腐豆花,那股豆香,至今叫人難忘……

兒時,農曆新年期間,父親總會盡量帶我們回鄉探望祖母,在此兩星期時間,數年間也點點滴滴積累了對故鄉方言與簡體字的認識。

當中發生幾件小事,倒是影響一生頗深,包括目睹一磚塊從2樓跌進天井擊中小兔子、看見將被屠宰豬牛目光含淚,讓五六歲的我痛哭了好幾天,埋下往後茹素的種子。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以石磨及鹽滷新鮮烹製的豆腐豆花,那股豆香,至今叫人難忘……

減半的豆香,其實從前香港街頭巷尾的豆品店也不斷飄送,和母親到街市,偶爾因學業成績獲獎賞,也可以喝上一杯清鮮豆漿,甚至配上煎釀豆腐,真真令人回味。惜隨咖啡麵包蛋糕普及,今天要找具一定門面的豆品舖已不可能,剩下在舊區艱苦經營的小小老店,亦碩果僅存。至今仍堅持手磨豆腐的,包括歷史最悠久位處北角歷三代的德興隆豆腐、深水埗公和荳品廠、旺角廖同合荳品廠及九龍城義香荳腐食品等。矛盾的是,每當人們到台灣旅遊,吃到其永和豆漿出品都讚不絕口,反倒忘記支持本地更用心經營的老店小店,有時頗令人費解唏噓。

盡顯民間智慧創意

豆腐雖簡單,但若配搭得宜,只需基本調味,就可變化不少菜式,哪怕只是平凡的煎豆腐,也很可口,這也是父親最拿手的,再精工一點,味道就更不得了。因此,當女車神李慧詩分享在外地訓練時最掛念潮州父親煮的煎豆腐,每次歸來也想再吃一次時,實在深有同感。

豆腐本名「菽乳」,營養價值高,含豐富植物性蛋白,不含膽固醇,飽和油脂低,身體容易消化吸收。相傳為漢淮南王劉安煉丹時,偶以滷水點豆汁而發明。宋朱熹曾作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帛布。」明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提及:「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另一說法是,鬼谷子弟子孫臏與龐涓於一次師傅生病時,分別以鹽水和石膏粉凝結豆漿成豆腐花,意外做出豆腐來。

自發明以後,豆腐不單在中國各地深受歡迎,也傳至海外不少國家。日本傳統認為唐鑑真和尚在公元八世紀東渡時,把豆腐製作技術傳入日本,曾是貴族、武士階層的奢侈食材,據記載德川家康、德川秀忠時代禁止民間私造豆腐。十四世紀日本文獻多次出現「唐腐」、「唐布」等詞,天明二年(1782年)出版的《豆腐百珍》食譜則介紹豆腐100多種烹飪方法。宋代起,豆腐傳入朝鮮,其後再傳入歐洲、非洲及北美,今天已成為亞洲不少地方日常主要食物之一。

中國各地對豆腐的烹調可說各自精采,盡顯民間智慧創意。幾大菜系中,粵菜的太史豆腐、川菜的麻婆豆腐、浙菜的什錦豆腐等,我們都耳熟能詳,再細分則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其特色做法,如揚州文思豆腐、務川灰豆腐、漢中菜豆腐、徽州毛豆腐、秦嶺懷胎豆腐、長沙臭豆腐、武當山冰鎮豆腐,乃至客家釀豆腐等,要到各地一一品嘗,也需要相當時間。

代表一種境界雅趣

平常多吃豆腐,以植物蛋白代替豬牛肉等動物蛋白,營養而不殺生,也是相當環保的生活習慣。一調查顯示,以肉食為主的人,平均一年因飲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約為以素食為主的人3倍。常吃肉人士不妨多用之,以同時減少肉食在腸胃積累毒素,若擔心豆腐寒涼,只須烹調時多加薑中和寒性便可。

古代詩人墨客喜愛豆腐者不少,蘇軾曾賦詩「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甚蜜酒」、「旋乾磨上流瓊液,煮月檔中滾雪花」,描述豆腐的美。豆腐也代表一種境界雅趣,愛吃者多安貧樂道,善做者更明白順應自然的重要。

清代褚人獲曾歸納豆腐十德:「水者柔德。乾者剛德。無處無之,廣德。水土不服,食之則愈,和德。一錢可買,儉德。徽州一兩一碗,貴德。食乳有補,厚德。可去垢,清德。投之污則不成,聖德。建寧糟者,隱德。」盼望我們常把「十德」帶回家,並在豆品舖多碰面。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