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權統籌不及市場自適

科技的發展已使人類受到自然的制約愈來愈少,政治的進步亦應該讓更多的人可以自由自主地生活。過度中央集權會妨礙歷史的發展。

表面上看來,中國現時以有組織、有計劃、有謀略、有部署的從上而下式的推動經濟的方式,成效的確比西方的各自為政的、自由散漫的、各有打算的、各適其適的經濟發展模式,要好得多。

西方在基本建設上的確不及中國做得快,而且做得散亂,缺乏全局性的部署。西方在應對市場失效與經濟危機時,亦不及中國果斷及有辦法。不過,西方自由經濟的最大好處是不會一錯就全錯,並可以用各適其適的方式去修正錯誤,待找到成功的經驗後,才讓其他人自行選擇是否參照。這樣的修正方法雖然緩慢,但相對可靠。一個難題,若果可以讓千萬人用不同的方法去嘗試解決時,總有人碰巧找到答案。自然界的演變與生物的進化都是走這條路線的。

中國現時行的中央集權模式,效率雖高,但過度依賴個別領袖的英明偉大。一旦領導年紀大了,或心態轉變了,就可能不再英明,甚至會做出嚴重危害國家與人民的事情,毛澤東的情況就是這樣。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就身受其害,當時,黨內高層大部分都知道習仲勳沒有錯,卻萬馬齊瘖,沒有人敢妄議中央。

「政令不出中南海」當然不是好事,但若然變成在落實時層層放大,惟恐跟得不夠緊貼,亦不是好事。大煉鋼期間,就有農村幹部要求農民把家裏的鍋也拿來土法煉鋼,結果反變成沒有用的廢鐵。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當中央的權威過大的時候,不同的意見就會沒有機會陳述,導致錯誤不能及時修正,變成一錯全錯,一錯到底,要到所造成的危害變得極之嚴重,下屬再無法文過飾非的時候,最高當局才有機會察覺。這時才來糾正,所付出的代價就已經很大了。

過度集權 妨礙歷史發展

老子說:「知不知,尚矣。」海耶克亦認為,人類不應以為自己什麼都可以知道,這種自負是足以致命的。連毛澤東也會講,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可是,在中央集權下,只有中央的決定才是最正確的;但現實是中央所掌握的訊息都是下級呈遞上來的,都是經過篩選的,中央會喜聞樂見的訊息,在這種情況下,中央作錯決定的機會就會愈來愈多,於是令到中央集權的優勢逐漸消散。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所以這麼成功,是因為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削減了中央的角色,把更多的權力下放到地方去作決定。這樣,地方的積極性、企業的積極性、與個人的積極性才能發揮出來。

馬克思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沒有政府,不需要威權的。毛澤東亦說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史。」科技的發展已使人類受到自然的制約愈來愈少,政治的進步亦應該讓更多的人可以自由自主地生活。過度中央集權會妨礙歷史的發展。

人喜歡自發、自願、自主地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積極性與創意才能發揮出來,人才會在工作中自得其樂,容易取得成功感。這種成功感最好是來自競爭上的勝利,而不單是來自領導的嘉許。在汰弱留強下,世界自然會有所進步,但若果全由當權者來評價、支配,就不會再有自由競爭,歪種、劣種就有機會流傳。此之所以,時間長了之後,威權的優勢會逐漸失去,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就是這樣倒下去的。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