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療癒系儒家

希望學員知道,儒學並不只是道德教化,還是身心療癒及養生長壽的絕妙法門。

8月份的文章略談到儒家療癒學的特色,引起了不少朋友和讀者的興趣,也希望我可以再多講一點內容。

儒家有許多身心修練的奧秘

其實所謂隱秘的療癒之道,並不是說隱藏得多麼深,只是過去備受忽略而已。當中的竅妙,似乎道家內丹修氣之士反而特別青睞。內丹南派的祖師張伯端寫有鉅著《悟真篇》,其序言說到:

「《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辭,《魯語》有毋意、必、固、我之說,此又仲尼極臻乎性命之奧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於詳者何也?蓋欲序正人倫,施仁義禮樂之教,故於無爲之道,未嘗顯言,但以命術寓諸易象,性法混諸微言耳。」

意思即是,儒家本身有許多身心修練的奧秘,但藏在許多微言之中,不為一般人所了知。

佛家也有同樣的看法。佛學可分為顯教和密教兩大類別,部分佛門中人認為,儒家同樣有着顯教和密教的分別。一般人能理解的部分即顯教,但內含的真正意義,即屬儒門密教。近代身受東密和藏密傳承的佛學大師吳信如就說到:

「儒家之密,其教相在《周易》,其事相即在《禮》、《樂》。《禮記‧檀弓》開卷即曰︰『毋不敬,儼如思,安定辭』。此即身意口三密也。」

可見,儒門中許多竅妙的癒療之處,被佛家或道教學了過去。尤其是道家,借用儒學法門的地方甚多。

儒家的身心修練,究竟可以去到哪一個程度。我嘗試用明朝泰州學派的羅近溪作個說明。羅近溪是明朝一代的大儒,74歲而終。根據《明儒學案》及《盱壇直詮》的記載,羅近溪在74歲那一年,提前向眾弟子說自己將於當年九月初一去世。到了當日和各人飲酒道別,但學生們都不捨得老師,哭泣不已。於是羅近溪答應再多留一日。次日中午,才「端坐而逝」。而且隔了一天,身體仍然顏色鮮活,手腳柔軟。也就是說,羅近溪修練儒家之法,竟可達到預知時至,隨意操控死亡日期,以及改善身體結構的程度。這個事蹟可謂接近怪力亂神,但確實記載於正史之中。

當然,我們大部分人,都只是追求身心健康,睡得安穩,吃得舒暢,老而不衰,毋須去到太過神異的境界。

身心療癒理論與中醫發展有關

儒家的身心療癒理論,除與佛道兩家有交涉外,與中醫學的發展也有很大關係。例如儒學講究中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過:「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黃帝內經》的養生治病原則,恰好也是強調中和之道。另外,至清末發展出來的火神派醫學,近年備受重視,認為可以治療腎衰竭、癌症、柏金遜症、風濕性關節炎等許多重疾頑疾。其創始人鄭欽安的師父,正是儒家槐軒學派的始祖四川劉止唐。這層關係,許多學中醫的人都未必知道。

許多初學儒家思想的人亦不清楚,看似空泛的中和思想,其實已在宋朝時發展出具體的修持方法,即「觀中法門」。此法可糾正不少情緒偏差。再配合周邊的輔助方法,更可以清除深層次的心理鬱結,從而促進體內氣血循環,改善頭痛、失眠、體內又寒又熱等亞健康狀態的症狀,加速人體器官組織自我修復。

這套儒家的觀中法,後來被道家內丹吸納,發展出內丹中派而流傳至今。

與普通靜坐或氣功不同的是,儒家「觀中法門」的不良反應少得多,而且動靜皆宜,並非一味靜坐,練習的程度亦可深可淺,但療癒身心的效果卻是相當顯著。

尤其有一類人,不論練氣功、練瑜伽,或靜坐禪修,只要稍為安靜下來,就會出現散氣的現象。體內的正氣不但難以聚集,更離開身體擴散到外界的空氣之中,長此下去必會出現氣血兩虛,臟腑虧損的情況,身體會愈練愈差。這類人若練儒家的「觀中法門」,當可大大減低這個弊端,同時又可以改善身體狀況。

完整的儒家身心療癒養生學研究

我本人正是儒家癒療法的受益人。為了推廣這套學問,我將於9月18日在香港的中華智慧管理學會開辦儒家身心癒療養生學課程,比較全面地介紹有關的學問及方法。希望學員知道,儒學並不只是道德教化,還是身心療癒及養生長壽的絕妙法門。

目前學術界對於儒家身心療癒養生學的研究正不斷進行中,但坊間仍未有完整的課程。所以,是次課程可謂是一個突破。課程內容會包括儒家三種不同的練氣法,渡假式閉關法、以及怎樣透過夢境,簡易直接地解讀出真實的身心狀態等等。也會教授一些小竅門,例如做一個動作以打開胸口的膻中穴,以提升免疫系統的力量。

此外,也會教授如何化解每個人心中的殺機。許多慢性病,或頑疾絕症,正是這股殺機所致。較輕微的殺機也會令人容易疲乏,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若無法化解殺機,去掉殺氣,好多病都藥石難癒,多高明的醫術也没用。

因此,課程內容比較豐富及珍貴,適合關注身心健康和養生長壽,以及對儒家隱秘文化有興趣的人到來學習。

潘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