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對手難以對付 和平示威者要取捨

從目前的政治風向看,平靜下來需要時間,關鍵是如何避免暴力行動升級和蔓延。不能指望幕後主腦會收手,枱面上的政客也只會以「抽水」為目的到現場火上澆油,關鍵是普通的參與者。

周日的尖沙咀遊行總算「安然」度過,下周的沙田和再下周的將軍澳遊行將會和平嗎?明眼人都知道遍地開花是為了即將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做鋪墊,如坐針氈的特區政府卻還在找尋究竟誰是幕後黑手,既然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進退失據也就在所難免。特區政府正在逐步表現出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還沒有看到要解決問題的決心。

針對內地人 司馬昭圖謀

延綿不斷的示威遊行移師尖沙咀,有迹可循和無路可捉有幾個特點。18區遍地開花剛剛開始,為什麼是18區?為什麼不是立法會的五大選區?今年底是區議會選舉,示威遊行在18區「有序」展開,雖然各區的立法會樁腳區議員沒有現身拉票,但反政府示威可以為反對派拉票的效應,起碼是對建制派造成壓力,是顯而易見的。每一個區都能夠準確地挑選當區的議題,有些十分牽強,比如計劃中的將軍澳遊行,遊行議題竟然是抗議「紅色媒體」。為什麼辦公室設在該區的電視台新聞部會是「西貢之恥」呢?如果不是為了區議會選舉而強調地區名稱,這個說法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尖沙咀遊行選擇的終點是高鐵香港站,議題十分明確,就是要藉遊行示威,向使用高鐵站的內地旅客展示所謂的香港多元政治。唯一不明白的是,示威主辦單位為什麼引導示威者用普通話喊鄭若驊下台,是否轉移目標到律政司長,不得而知。無論主辦方的針對目的是特首還是律政司長,向內地旅客宣傳反對中央任命的官員,暗渡陳倉地反對中央政府的立場十分清晰。如果這樣還不夠明顯,在現場豎起塗黑的特區區旗,就不言而喻了。香港過去曾經出現過反華反共的示威標記,這次在尖沙咀遊行出現。如果說示威遊行的性質已經變質,是要將香港推向「反共基地」,目前或許還有點極端;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相信中央電視台的評論,就不會再局限於使用「顏色革命」這個名詞這麼簡單。

遊行示威針對內地旅客,以及在各區遍地開花的「光復」行動,傳遞一個極壞的信號:內地來港遊客不受歡迎,坐高鐵去內地不方便,連新移民來港後保持一些原來的生活習慣也不能接受,目的就是要跟內地的任何牽連徹底割裂。

在有迹可循和無路可捉之間,為什麼白天的示威者幾乎都是勇於以真身示人,到了晚上,不知從何殺出一批黑衣黑帽、全部戴上口罩和眼罩的人,佔領彌敦道,阻塞交通,大肆叫囂?跟白天示威者的和平遊行截然相反的舉動,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真的沒有大台嗎? 野貓也有主人

這次一連串的政治對抗行動,初始是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目標比較明確,容易號召支持者參與。即使沒有一個受到廣泛認同的組織出面,也會有相當多的示威者自發參與,即所謂「沒有大台」。很多報道從示威者的裝備供應、抗議紙牌和口號等等角度,揭發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統一行動。如果這樣的證據還不夠,看看18區遍地開花行動,能夠協調好時間地點,每個星期去一個區,每個區都有特定的議題,白天誰出面,黑夜誰鼓動,都顯得「井井有條」,這還能說是「沒有大台」?野貓式示威是對行動本身的描述,「野貓」不可能沒有主人。

特區政府之所以進退維谷,處理前幾次示威遊行甚至是「不知所措」,是因為不知道對手是誰。要談要打,都不知道找誰。處理「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和「玩暴力」一視同仁,既要維護市民和平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還要應對使用過分武力的指摘。今後如何應對,是政府的責任。特區政府以高效見稱,一夜之間有一百多度的變化,應該不是常態。短期可以容忍,長此以往不能接受。

從目前的政治風向看,平靜下來需要時間,關鍵是如何避免暴力行動升級和蔓延。不能指望幕後主腦會收手,枱面上的政客也只會以「抽水」為目的到現場火上澆油,關鍵是普通的參與者。目前看到的情况是,他們的情緒容易激動,激動起來的行為激烈,比如懷疑拍照人的身分, 並且在群情洶湧的氣氛中要檢查人家的手機,逼迫人家亮出身分。先不說是否違法,肯定就是野蠻行為,跟什麼「和理非」是南轅北轍。

示威者其中一個訴求是撤銷對「暴徒」的定性。從法律層面說,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是否起訴被捕者、控以什麼罪名,是嚴格按照法律進行的,跟政府對此的定性沒有關係。白天的「和理非」示威者要為晚上的玩暴力的暴徒鳴冤叫屈,甚至是每個星期都出動去捍衛他們的所謂行使暴力行為的自由,值得嗎?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阮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