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潤棠:生花妙筆寫年華

──《上海.香港.時代曲紀夢詩》序

陳煒舜教授在論他們作品和演譯風格時,有嚴肅和學術的闡釋,亦有趣聞軼事的旁述,予讀者雙重享受。旁徵博引之餘,亦有生花妙筆之效。

國語時代曲可以說是香港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嬰兒潮一代的集體記憶。和平後的香港百廢待興,都市流行文化非常匱乏,仍停留在粵曲和廣東小調的階段,而歐西流行音樂只在識英語的小眾圈子流行。

才情深壑  鈎沉上海風韻

1949年,國內局勢發生巨變,隨着人口的遷徙,已在上海形成都市流行文化的國語時代曲,於香港另覓它鄉,造就了50-60年代麗的呼聲大氣廣播的輝煌歲月。王家衛《花樣年華》電影中,蘇麗珍(張曼玉飾)獨自聆聽周璇唱《花樣的年華》的情景,對戰後的一代,非常有共鳴,那是當年生活的寫照。

這一股「上海風」在香港生根、傳承和演變,將發生在國內30年代間至今的都市流行文化,作了一完美的結局篇。這段短短30年的都市文化活在我們的記憶中。但宣諸文字,作一系統的表述,似乎不多見,今次有幸拜讀煒舜教授的《上海.香港.時代曲紀夢詩》一書稿,正好填補了這一遺珠之憾。

這本書的書寫特色非常新穎,亦見作者的才情之深壑。其方法是以篇首之詩紀事,勾劃出每章的主輪廓,內文則加補充闡說。可以形容為「詩紀事,文附詩」。按其書首楔子所述,乃「遽躡張伯駒先生之跡」故。全書的文體可以〈毛詩大序〉之賦、比、興手法相比,相輔相成。

至於內容方面,本書可以看待為國語時代曲鈎沉,亦具風、雅、頌之題材。首數章指出國語時代曲之多個源頭,所釆之風,兼容古今中外,雅俗共賞:民謠、小調、古曲、學堂樂歌、藝術歌曲、西洋古典和現代爵士樂舞等等。將民間與古典、古典與現代、外國藝文,共冶一爐。

陳煒舜教授近期在香港公開大學所作演講,即以時代曲研究為主題。(作者提供圖片)
陳煒舜教授近期在香港公開大學所作演講,即以時代曲研究為主題。(作者提供圖片)

興盛嬗變  一一細錄

書中第八章勾劃出時代曲發展的軌跡。從地域和時間來分,有1927年至1949年集中於上海的「興盛期」,以及1949至1960年集中於香港的「嬗變期」。以作曲家來細分亦有:「黎錦暉時期」(1927-1936)、「後黎錦暉時期」(1936-1949)和1949後「南奔樂人」在香港,延續至1960年代。這一後期亦當然包括流散至台灣和南洋各地的花果飄零歲月和蛻變,這些蛻變是在地化後的必然現象。

劉以鬯小說《對倒》中的淳于白,滿懷感慨道出在香港聽姚蘇蓉的〈今天不回家〉,如何不像他昔日在上海聽吳鶯音唱〈明月千里寄相思〉那股味兒了。這段小說文字正好道出淳于白的鄉愁,亦帶出城鄉的不同空間感覺。香港作為一座70年代大都會的空間,對淳于白這個後來的「他者」是疏離和陌生的,不像原鄉的上海,一切是那麼稔熟安謐。這段我者、他者的感喟亦反映出國語時代曲風格上的蛻變。

本書在各年代作曲家和歌者有非常宏觀的介紹。由黎錦暉、黎錦光兄弟、嚴氏三雄(嚴工上、嚴箇凡和嚴折西父子)、嚴華、陳歌辛,以至日籍作曲家服部良一、賀綠汀、姚敏、陳瑞楨、李厚襄、顧嘉煇和王福齡等。其中有些作曲兼填詞,專事填詞的有陳蝶衣、李雋青、范煙橋、程小青和以導演著名的陶秦和易文等。歌者方面也包羅上海至香港的當時翹楚,周璇、白光、李香蘭、姚莉、吳鶯音、張露、葛蘭、葉楓、顧媚、靜婷、劉韻、潘秀瓊……不下數十位,均是香港聽眾耳熟能詳的名字。

學術趣聞  兼容並包

煒舜教授在論他們作品和演譯風格時,有嚴肅和學術的闡釋,亦有趣聞軼事的旁述,予讀者雙重享受。旁徵博引之餘,亦有生花妙筆之效。筆者一邊閱讀書中歌詞之餘,一邊吟誦稔熟的歌曲,誠一歡娛享受。

鄙意以為,提及到的流行音樂的評論者,例如沈冬、吳梅、黃霑、黃志華、關華石等引述,可列明出處,或附書後目錄,令將來從事國語時代曲研究的後學,提供方便。至於書中提及的軼事秘辛,例如:李香蘭、陳歌辛、姚敏、李厚襄和周璇等人的轇轕,能有更多資料源頭提供,應更能滿足讀者的求知慾。以上是區區讀後的管窺之見。

附帶一提,煒舜教授此書令我想起兩年多前讀過的李信佳的《港式西洋風:六十年代香港樂隊潮流》一書(香港︰中華書局,2016年6月),二者分別為兩個不同年代的流行文化繪出了美好的篇章。

新書簡介:

書名:《上海.香港.時代曲紀夢詩》
作者:陳煒舜(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出版社:台灣唐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原刊於《上海.香港.時代曲紀夢詩》書序,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