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鍵明醫生:容易忽略的三個鼻咽癌病徵

很多時病人如果因耳嗚求診,普通科醫生可能只當中耳炎診治,而我們見到中耳炎的病人求診,都不會認為是耳朵的問題,反而往往首先想到鼻咽出現問題。

編按:原來鼻咽癌的常見病癥,未必容易令人想到這種疾病。鼻咽癌年齡分布廣,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加應該注意。今次請來陳鍵明醫生為大家講解。

陳鍵明醫生,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專科業務為睡眠呼吸管理、睡眠窒息症及打鼾過度、鼻竇炎微創手術。曾是聖保祿醫院的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在此之前,陳醫生曾是瑪麗醫院的副顧問醫生及香港大學醫院的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擁有有超過十年的耳鼻喉科專科經驗。於2016年2月加入楷和醫療集團,作為集團的創始耳鼻喉科醫生。

訪者:呼吸道的疾病當中,很多人都會對鼻咽癌比較關注,我身邊的長輩發現患上鼻咽癌時已經進入晚期,是不是人人都很遲才得悉自己患上鼻咽癌?

醫生:其實鼻咽癌在香港或廣東南中國地區都比較常見,大家可能都聽過鼻咽癌又曰「廣東瘤」,而患病原因與基因有關,故鼻咽癌具家族遺傳因子,故此鼻咽癌香港或南中國地方會特別普遍。其次,鼻咽癌與感染 EBV 病毒有關,所以現在很多研究和篩查都從這方面著手,希望可以找出患鼻咽癌的高危人士。有45至50% 的病人到達第三期才發現自己患癌,因為鼻咽的位置較隱閉,位於鼻腔最盡頭的地方﹑頭顱的中央,初時沒什麼病徵,但病徵一出現的時候,可能已經擴散到淋巴,最常見的病徵就是頸部腫脹,而很多病人都會忽視這個病徵,所以很多病人都會很遲才去看專科醫生。

訪者:而頸部腫脹已經顯示鼻咽癌到了後期的階段?

醫生:沒錯,一出現頸淋巴擴散,大部分都已經是第三期。除了頸部腫脹以外,最常見的病徵就是耳鳴,很多人以為流鼻血就是鼻咽癌,其實流鼻血不是鼻咽癌最常見的病徵。耳嗚的原因是鼻咽十分接近耳咽管,如果鼻咽有腫瘤的話,就會出現耳咽阻塞,導致中耳炎,繼而發生耳嗚。另外較常見的病徵就是痰涎帶血,很多時鼻咽癌的病人都不會流鼻血,反而是痰中帶血,甚至鼻涕中出現血絲。如果鼻咽癌到了很後期,出現顱底侵蝕,可能會出現嚴重頭痛,甚至乎影響視力。

訪者:有趣的是,似乎以上所講的三個常見病徵都未必令人聯想到鼻咽癌。

醫生:對,這也是我們診斷鼻咽癌的一個挑戰和困難,很多時病人如果因耳嗚求診,普通科醫生可能只當中耳炎診治,如果幾次復發後仍未能根治病症,普通科醫生就可能會轉介病人到耳鼻喉專科醫生,而我們見到中耳炎的病人求診,都不會認為是耳朵的問題,反而往往首先想到鼻咽出現問題,因為常見的鼻咽癌病徵就是中耳炎,故此治療中耳炎的病人,我們都會先檢查鼻咽,看看是不是鼻咽癌,而非急急處理中耳炎的問題。

訪者:然而,病人很難知道中耳炎背後的成因而向專科醫生求醫,或許可以告訴醫生自己的病歷,例如有否曾經或經常出現中耳炎。

家族病史是重要參考

醫生:也要視乎家族病史,我曾有一位40多歲的病人,不幸患上鼻咽癌,而他八兄弟姊妹當中有四位均罹患此病,故家族遺傳的因素十分關鍵,如果不幸有家族成員患上這個病,也屬高危一族,如果病人能讓醫生掌握到家族病史,也有助及早作出相關檢查,早作治療。

訪者:醫生提到40多歲的人也可能患上鼻咽癌,與我想像中有點出入,原來並非年紀很大的人才會患上這個病?

醫生:鼻咽癌的特性與其他癌症不同,大部分癌症都是年紀大的人佔多數,例如喉癌﹑大腸癌等,鼻咽癌的病人年齡分布可以很廣,由15歲到80多歲也有,所以幾乎任何年齡層的人士也有機會患病,年輕如15﹑16歲的病人,他們的病因就跟基因有很大關係。

訪者:年輕人也切莫掉以輕心,以為事不關己。話說回來,檢查鼻咽癌的方法是怎樣呢?

醫生:我們希望及早發現患上鼻咽癌的病人,可以盡早治療,所以我們會用「篩查」(screening)的方法,因為如果及早發現,病人的存活率會較高,治療的併發症和副作用也會大大減低。我們有很多篩查的方法,剛才講到鼻咽癌與 EBV 有關,而所以篩查的方法都是遁著能否偵測到 EBV 病毒的方向去做。

訪者:剛才講到鼻咽癌與病毒有很大的關係,究竟這些病毒從何而來?

醫生:其實這是過濾性病毒,有時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感染到這類病毒,但是不是每個人感染到這類病毒就會患上鼻咽癌呢?當然不是,實際上是跟我們的基因有關,鼻咽裏出現基因病變,再加上感染到過濾性病毒,就會演變成鼻咽癌,故現今所有的篩查方法是希望找到身體有沒有 EBV 病毒的抗體,最常見而又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抽血,很多癌症檢查的指標之一就是 EBV 病毒的抗體。如果發現到這個抗體,未必一定是患癌,我們會作進一步的內窺鏡檢查,確定求診者是否患上鼻咽癌,還是我們稱的「假陽性反應」。驗血的好處就是簡單﹑便宜,但缺點就是需要鼻咽的腫瘤達到一定份量才能偵測到身體裡有抗體。再準確一點的驗血檢查是看求診者有沒有 EBV 病毒的 DNA 而非其抗體,同樣是驗血,好處是準確度更高,但價錢會昂貴一點。

現階段,我們如果想更早知道求診者有否患鼻咽癌,我們會直接在鼻咽抽取組織,看看有沒有 EBV 病毒的 DNA 在鼻咽裏。有些人聽到這個方法以為是很痛苦的過程,但其實是十分簡單的檢查,我們會用類似棉花棒的小刷子,由口腔伸進鼻咽,用大概五秒的時間輕輕掃一掃,然後把細胞拿去化驗,看看有沒有 EBV 病毒的 DNA。整個過程大概是一分鐘,簡單之餘,病人不需受不必要的痛苦,而且檢驗準確性很高。如果驗出 EBV 病毒的話,也不代表已經患上鼻咽癌,我們會再作進一步的診斷,而如果驗出沒有 EBV 病毒的話,求診者有99% 的機會不是鼻咽癌患者。

訪者: EBV 病毒的檢驗不是普通的身體檢查吧?什麼人適合做這個檢查?

醫生:第一﹑病人有家庭成員中有鼻敏感,這類病人是我最強烈建議需要做這個檢查的,因為鼻咽癌初起的時候是沒有病徵的,亦不希望病人發現病徵出現時才求診。第二﹑如果發現自己有鼻咽癌的病徵,而你又希望作一個初步的檢測,這是一個理想的方法知道自己有否患上鼻咽癌。

訪者:如果有家族成員曾患上鼻咽癌,隔多少年需要做一次檢查呢?

年齡分布闊 如有家族病史應多檢查

醫生:鼻咽癌與其他癌症不同的就是它的年齡層分布十分闊。以大腸癌來作比較,年紀大的人佔大腸癌患者的比率較重,我們知道由瘜肉演變為大腸癌是五年時間,故大腸癌的檢驗時間應相隔五年。然而,鼻咽癌不是由瘜肉演變而成,所以我們建議需每年檢驗,而且需密切留意自己有沒有出現鼻咽癌的病徵,如果有病徵的話便需立刻作診斷,若沒有病徵但屬高危人士,又或家族成員中有鼻咽癌的病史,也建議每年作篩檢一次。如果是非高危人士,且沒有相關的家族病史,檢驗結果若顯示沒有患上鼻咽癌,就不需定時再作檢驗,但若然你很關心自己的健康,會每年做身體檢查的話,其實普遍的身體檢查都有覆蓋鼻咽癌的檢驗。

訪者:篩查只是第一步,最終的診斷是否也要靠內窺鏡?

醫生:其實所有篩查都不足以確診,所以篩查後若呈陽性反應,我們都要作一個診斷,唯一的鼻咽癌診斷方法就是進行鼻腔的內窺鏡檢查,抽取組織化驗。鼻腔內窺鏡十分簡單,就是用一枝內窺鏡伸進鼻咽,看看有沒有出現問題的地方,抽取組織進行切片化驗,確定有沒有癌細胞存在。這就是唯一的診斷方法,我們稱為「黃金標準」的確診方法。

訪問原於新城財經台《我的事務所》播出。

註一:楷和醫療集團致力提供頂尖醫療服務和醫療管理,視人與人性化為服務宗旨,堅守「為世作楷,政清人和」理念。集團專科醫生會講解各種都市病症,介紹最新預防措施、治療方法、醫療技術。楷和的醫療網絡匯集醫學界内各專科位醫生,均是備受尊重的知名專科醫生。

註二:本文僅屬基本的健康信息,並非用於診斷目的,也無法為任何特定的個人提供診斷。請勿將這些信息視作專業醫學意見、診斷、治療或護理。如果你對自身醫療健康狀況、治療、護理或診斷存在任何特定的醫學問題,應當諮詢專業的醫護專業人士。

石致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