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經濟前景正面 仍需居安思危

「大家都正在留意究竟耶倫會不會繼續留任,以及若她退下來時何人會接任,但無論是何人上任,加息這個方向是無可避免。」

編按:灼見名家周年論壇「2018施政新思維」2017年10月26日假香港JW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作午餐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

2017年不經不覺已經過了10個月。今年初我預備《財政預算案》的時候,事實上對今年經濟的走勢是沒有現在看得這麼樂觀的,因為當時看的時候,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過去10個月以來,環球經濟增長比預期好了許多,國際貿易有所增加,投資氣氛亦有改善,股市普遍上揚。

我在今個月中到了美國華盛頓出席世界銀行的年會,是以中國代表團其中一名成員身分出席的。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按慣例發言,她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和展望往後的目標。近年大家不同場合見到她,都習慣了聽她說環球經濟的復蘇步伐太慢、太少、時間太長,但這次年會開會時,她卻「笑笑口」,笑說今年終於可以改口。為甚麼呢?因為根據IMF的數據,其實不單是個別經濟體,而是比較廣泛地,有約75%的經濟體,今年的經濟表現都有所改善,因為這個情況比較理想,所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0月份就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3.6%,換句話說,是較去年快了、多了0.4%。

我在出席IMF和世界銀行的年會之後,第二天就去了越南會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年度財長會議。會議上,不同經濟體的財長都扼要地說說他們地方的經濟增長情況。可以這樣向大家報告,就是全部都是正面,可以說今年的環球經濟增長面是很闊,以及是相當明顯,大家對前景都是比較樂觀。其中美國和歐洲,大家都知道復蘇的勢頭都非常穩固;內地亦保持中高速增長,今年首三季是6.9%;俄羅斯及巴西等亦走出經濟衰退。

陳茂波主持祝酒儀式。
陳茂波主持祝酒儀式。

GDP增長超過3.5%應沒懸念

至於香港,受惠於環球經濟回暖,亞洲區內的貿易及生產活動今年亦是非常蓬勃,我們的貨物出口近幾季錄得非常可觀的增幅,除了在內地的市場不斷擴張外,其實我們輸往印度、越南、泰國和印尼等新興市場的出口都錄得強勁增長。可以這樣說,去所有的market(市場)都是增長的。

在旅客方面,訪客的數字,可以這樣說,我們的旅遊業已回穩,內部需求亦堅挺。訪客數字在過去9個月大概增長了2%,其中尤其以國際旅客的增幅比內地來的增幅還要大一些,因為它的基數比較小。

貨物出口的增幅,剛才說過是非常可觀,而消費亦表現得很堅挺。所以我們在8月份上調了今年的經濟預測是3至4%,較原來的2至3%調高了一個百分點。現時看來超過3.5%已是沒有甚麼懸念。

短期而言,環球經濟前景正面,不少國際機構均預測明年增長會持續改善。不過,經過數次金融危機,我相信我們大家都明白到要居安思危,即使不知道「黑天鵝」在哪裏,但也要努力估計「灰犀牛」可能藏身之處,萬一衝過來時,我們也有所準備。我想也因為這樣,所以灼非兄今日給我的題目,就是「香港經濟新挑戰」。但我亦知道在座很多朋友都是商界的翹楚,我嘗試講幾點拋磚引玉,留些時間大家互動一下,到時聽聽大家的意見,或者就着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我可以盡我能力為大家解答一下。

我自己看法是未來的挑戰有幾方面,一個就是美國的利率走勢和由此所影響的資金流向。加息的步伐,可以這樣說,我在華盛頓的時候開完世界銀行和IMF的年會,我相約(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見面,與她坐下來談了大半個小時。當然她沒有向我透露甚麼內幕消息,但可以這樣說,由談話中都比較確切了解到未來美國加息是沒有甚麼懸念,現時坊間大致上都認為12月加息四分之一厘,可以這樣說,除此之外,未來在2018年,甚至2019年,這個息口持續向上似乎是無可避免,當然,這要看看幅度和速度是如何。大家都正在留意究竟耶倫會不會繼續留任,以及若她退下來時何人會接任,有比較溫和少許的,亦有比較鷹派的名字出來,我們在這裏不作猜測。但可以這樣說,無論是何人上任,加息這個方向是無可避免。

「我自己看法是未來的挑戰有幾方面,一個就是美國的利率走勢和由此所影響的資金流向。」
「我自己看法是未來的挑戰有幾方面,一個就是美國的利率走勢和由此所影響的資金流向。」

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10月份開始聯儲局縮表(資產負債表縮表),雖然它初期縮表的幅度會比較小,但早前亦說明了整個縮表的programme,是一個循序漸進式的,一路加大力度。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留心一下,其實歐洲,我們說到歐洲,歐洲央行今晚開會,亦會商討他們買債的步伐是否會縮減。加拿大央行已在7月啟動加息,英倫銀行也指出可能會快將加息。這些主要央行若果先後削減他們的貨幣刺激措施,其實對於環球資產配置及資金流向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我們的看法是因為港幣和美元掛鈎,以往的經驗來說,亦在這個制度下,事實上,若果它持續加息下去,我們也無可避免地需要增加,當然相差的時間有多久,以及幅度有多大是受制於資金流向的流動影響。過去,美國自從啟動加息周期後,已加息四次,我們的息口稍微變動,然後其實沒有跟上,但這種情況遲早都會轉變過來,如果我們參考2004至06年的時候,美國的利率上升不久後港息跟上,當時的樓價曾調整過一些,這個亦是我想指出,利率的上升,不單是對供樓人士的供樓負擔有影響,而是對資產價格的影響。這個資產價格一方面是物業市場,另一方面,當然是股票市場會否受影響,以及若果萬一出現這些情況時的調整幅度有多大,其中地產市場,我們是留意得更為小心,主要原因是除了息口外,未來的供應都是比較多,在6月底時,估計在未來三至四年是98,000個單位,9月底的數字還未公布,我估計到時的數字都差得不太多,相差可能只是一千幾百,因為這個在過去幾年努力,土地一直推出,地產商買了後就建樓,這些供應會陸陸續續推出。另一方面,就是落成的新樓,未來都是會持續,比起以往都是一個高水平。這方面我們需要留心。

第二點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美國新政府的財政政策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美國提出稅改,將其利得稅減至20%,亦都有提出甚至是個人的所得稅稅階都會有所調整,甚至有提到是否按一個屬地徵稅的稅制territorial taxation。沒有人知道它能否通過,不過你看看最近就着預算,他們國會達成了協議,比想像中快通過。某一些分析認為其實這樣亦表示稅改向前踏出一步,成功機會不小。雖然那幅度是否好像原本提出那樣多是另外一回事,但方向似乎都受廣泛的支持。

另一方面,除了這個以外,就是美國的基建。大家都知道特朗普總統上任的時候都有提及要更新基建,要在這方面投資。如果美國投資基建,加上息口向上,再加上減稅,其實是吸引到資金回去,對資金流一定有影響。這個亦會加深了剛才我們提及如果環球出現資金流轉向的時候,那個影響有多大呢?那個事實上要留意,因為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到現在其實流入亞洲區的資金是很多,是千億美金以上。我們的金融系統和銀行系統裏,其實現時的資金都是相當充裕的。

留心特朗普訪華

剛才提及那個保護主義的情緒可以從哪裏看到呢?就是除了大家可以在報章看到美國總統不斷提及外,今次在APEC的財長會議很罕有地美國代表點名批評了中國。在這方面可以這樣說,是值得關注的。

11月特朗普總統將訪華,我們估計,在貿易這方面,大家持有不同意見,到時看看他們開完會的公布和結果怎樣。這個對於香港作為這麼細小的經濟體,我們是要留心的,因為如果那邊有甚麼情況,無可避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當然在APEC(亞太經合組織)財長會議上,我代表香港,曾很清晰地說,我們當然捍衞自由貿易、多邊貿易機制,尤其是我們都是WTO(世界貿易組織)的創始成員。而同時間,以我們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的細小經濟體,對我們來說最有利的很自然就是多邊自由貿易繼續下去。談及如果中美貿易磨擦是有所升溫的時候,其實就不單是兩個地方的事,因為今日環球供應鏈的分工其實很細緻,所以參與其中的不同地方、不同國家,尤其是在亞洲的東盟國家都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認為這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是很值得注意,亦要小心衡量,萬一出現一些這樣的情況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第三點想談的是地緣政局的影響及嶄新的商業模式。地緣政局可能不需要我多講,就是北韓。到美國開會時,每次就算見到不同的人,我去到除了開會,還去了一些智庫如Heritage Foundation 和Cato Institute,亦見了美國幾個不同政府部門的官員,在這些場合基本上都有提到北韓問題,以及在這件事情上中國可以發揮甚麼角色。(北韓)那裏是一個地緣政治風險。當然另一個地緣政治風險是中東。而嶄新的商業模式我所指的是甚麼呢?我所指就是,大家知道過去十多年,自從互聯網和相關創新科技一直向前推進的時候,其實出現一些不同的經營狀況,亦可以這樣說,正如商界朋友常說,是顛覆性的,對於商業模式有時起了顛覆性的影響。就以銀行業為例,將來Fintech對於整個銀行業都帶來很多機遇,同時也帶來很多挑戰,這也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

第四點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均衡和包容性的經濟發展。今年7月我去了德國,亦都是作為中國代表團其中一個成員,到了漢堡出席G20領導人峰會,當時大家可能都記得有數以萬計的人示威,在電視上大家可能都看到(情況)頗為激烈,可以這樣說,是反對全球化和要求更公平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當然自由貿易和開放市場促進了經濟蓬勃發展,令世界各地數以億計的人脫貧,亦可以得到上流機會和改善了生活,但無可否認在過去一段時間,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得到的好處,遠遠比不上競爭力較強、資金較充沛的先進經濟體。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和資訊更流通,對生活有更高的期盼、但又不能得到滿足的一些地方的民眾,就滋生了不少反對和不滿的情緒。因此在國際的層面,推動未來的經濟要更好、更廣泛、更包容地發展,令每個不同國家都可以受惠,是各國領袖必須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所以無論在G20領導人峰會或是APEC財長會議,很多時候提到經濟增長時,很多時都會提到more inclusive growth,即是說,經濟增長希望能令更多人、更多不同範疇受惠。就算在國家的層面,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國家中,不同的人都可以分享成果。

最後,我扼要說說新一屆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正如行政長官所講,今屆政府工作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令市民,尤其是年輕人,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優質就業機會,希望大家都可以有一個更改善的上流空間。政府在這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好「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

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我或者給大家一個很近期的例子,就是幾天前在政府總部舉行了一個稅務高峰會,主要的目的是以高峰會作為一個平台,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尤其是商界、專業界朋友提供給我們有關稅務的意見,希望我們在政府中都可以有一個更加前瞻、大膽和創新的思維,就稅務政策和措施能夠有所變革,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並激活某些產業,推動發展,當然同時間亦要滿足國際上稅務的要求,這亦是我2月份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成立「稅務政策組」的目標。

我在2月宣布成立這個稅務政策組後,4月已經開始啟動,過去數月積極跟進行政長官在政綱中所提出的「兩級制利得稅」和科研開支的加倍扣減。經過過去數月同事的努力,所以我們可以在上任短短100日內,就將細節和大家公布。

「正如行政長官所講,今屆政府工作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令市民,尤其是年輕人,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優質就業機會。」
「正如行政長官所講,今屆政府工作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令市民,尤其是年輕人,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優質就業機會。」

稅務只是手段 需其他措施配合

事實上,過往香港不管在取消遺產稅或葡萄酒稅,以至就基金業發展提出的一些稅務優惠措施、企業財資中心、飛機租賃業務的稅務優惠,這些都是希望可以透過稅務上一些政策措施能夠推動產業的發展。

但與此同時,世界一直在變,為何會這樣說?國際社會很關注會否有不同地方利用稅務措施作為一個不合適的手段,通俗講就是「損人利己」,即你推動自己的經濟發展但損害別人的利益。在這方面,所謂harmful tax practices(損害性稅務措施),國際上在這方面的要求多了很多,也要求多很多透明度、交換稅務資料,甚至是條例通過以後,它也會審視這些條例會否對其他地方造成一些不良競爭。所以我們往前走,就算社會上提出稅務上我們要做哪一方面的優惠,當我們設計這些措施時,我們也要兼顧這些措施要經得起國際社會那套規則的考驗,不然若被人把我們列進「不合作稅務地區」,那反而一些反制的措施會傷害到我們,甚至會影響我們在國際上的聲譽。

最後一點,就是稅務只是一個手段,可以這樣說。光靠稅務作為一個推動產業發展的手段,很多時並不足夠。雖然在某些方面有稅務措施會有所幫助,但其實也要其他措施方面的配合才可以。就以創科為例,除了讓科研開支可以加倍扣稅外,其實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我們認為是要培養人才,但如果我們自己培養,由於時間所限來不及這麼快培養大量人才的話,怎樣可以讓我們需要的人才更容易來到香港與我們一起發展?怎樣創造一個合適的生態環境,甚至怎樣吸引更多公司落戶?以至我們可聚集成為一個cluster,這亦有利我們推動整個發展之外,一直聚集反而可以更加吸引到更多相關的機構來,在這個過程中,要鼓勵start-ups(初創企業),我們如何幫它們融資更方便一些?這些初創企業很多時在某些方面很有創新意念,但卻未必懂做生意,應該怎樣幫助它們呢?這幾方面政府都一直在做,總括來說,我們希望方方面面一起多管齊下去推動一些我們想推動的產業,同時一些傳統的優勢產業亦不可以坐着食老本,例如我們的金融業。金融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我們努力提升,這方面政府都同時做工作。我們成立了一個金融領導委員會(Financial Leaders Forum),在那裏把與金融有關的監管者,即證監(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監(保險業監管局)、MPFA(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及聯交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再加上我們在社會上這方面的一些能人,查太(查史美倫)、Joseph(任志剛)、Bernard(陳智思)、周松崗、我們聚在一起一方面在監管方面,大家坐在一起希望不會有一些事項沒有人處理,就透過在那裏可以協調統籌這些事項,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就是除了監管的同時,怎樣可以促進市場的發展,這就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