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善寧會營運總監、賽馬會善寧之家院長陳木光10月8日(周六)於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指出,香港人口老齡化,不少雙老或獨居長者,命長卻頑疾纏身,不僅身心飽受煎熬,身邊的照顧者壓力也相當沉重。加上癌症在香港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鼓勵患有不可逆轉疾病的病人,及早尋求紓緩治療服務;政府也應該加強基層醫療的紓緩治療服務,並制定長遠醫療政策。以下為書信全文:
Peter學兄:
近況好嗎?屈指一算,上次與你和你太太Eva見面,都已經是半年前的事。當時,你雖然年屆80歲,而Eva都75歲了,但你倆精神奕奕,狀態康健。真的替你們感到欣慰呀。
兩星期前,我收到你的短訊。你提到從報章知道,一名58歲的丈夫不忍心患有末期癌症的太太飽受病魔折磨。在得到太太事前同意下,以燒炭了結對方生命,你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反覆提問「為何香港會重複發生這類悲劇呢?」
的確,人生無常。你所提及案中夫婦的情況,確實令人感到唏噓和痛心。事件引起社會極大迴響,大家開始關注香港醫療系統,對晚期病人及照顧者的支援是否足夠。
香港人口老齡化
20年前我們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但現在年到80歲的卻比比皆是。得到「長夀」,我們便希望保持「康健」,唯世事難以魚與熊掌兼得。香港人口老齡化,無論在我的醫護生涯、或我們身邊的朋友中,不少都是雙老或獨居長者,命長卻頑疾纏身,不僅身心飽受煎熬,身邊的照顧者壓力也相當沉重。
危疾魔爪擒拿的不僅是長者,還開始捕捉中年朋友。癌症在香港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在我們賽馬會善寧之家住院服務個案中,40至64歲的晚期病人佔22%,幾乎全部為癌症患者。另外,根據我們社區善別輔導的服務統計,40至64歲因喪親而尋求哀傷支援的比例最高、佔服務人次55%,當中大部分為喪偶。兩組數字和背景,均與案中夫婦相當吻合。
你有感而發,提到如果臨終可以隨心所欲,在熟悉的環境,在至親陪伴下安詳離世,人生夫復何求!的確,善終是人生最後的福氣。但這份福氣對香港人而言,彷彿有點奢侈。究竟,香港人追求「善終」是否只能在夢中出現呢?
香港雖擁有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但與許多發達國家一樣,以急性治療和處理身體不適為主。香港的醫療系統大致分為基層、專科及醫院服務3個層次;而基層醫療就是我們的第一道防線,對象是社區。隨着人口老齡化,長期病患的人數不斷增加,令基層醫療服務需求日見緊張,與此同時,支援晚期病人的社區資源十分不足,市民或病人接觸紓緩治療的資訊有限、甚或聞所未聞。
紓緩治療服務需求劇增
以我接觸的病人為例,許多都不認識紓緩治療,部分更誤以為這是消極方案、或是臨終的最後選擇。其實紓緩治療與積極治療可共同進行,接受紓緩治療的病人可選擇同時接受化療或電療,所以患有不可逆轉疾病的病人,宜及早尋求紓緩治療服務。
紓緩治療注重全人關顧,服務涵蓋人的「身、心、社、靈」整體需要,服務對象以病人「整個家庭」為單位,意即除了照顧病人外,也為照顧者提供適切支援。紓緩治療的醫護團隊,由醫生、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等組成,他們首先會處理病人的痛症、身體不適和徵狀控制,也會為病人和家屬提供輔導、處理情緒困擾,並鼓勵和教導病人及家屬如何幫助病人維持基本社交生活,保持生活素質。
除此種種,團隊亦會指導幫助病人和家屬正面討論生老病死的議題,從而令他們彼此相互支持,安然面對疾病。紓緩治療的確未能將危疾重病逆轉,但可以令病人和家屬在過程中減少痛苦和困擾,彼此關顧,令病人安舒地完成人生最後的旅程。
紓緩治療的確未能將危疾重病逆轉,但可以令病人和家屬在過程中減少痛苦和困擾,彼此關顧,令病人安舒地完成人生最後的旅程。對此,我希望政府加強基層醫療的紓緩治療服務,並制定長遠醫療政策,例如:增加培訓紓緩專科醫護人員、加強公眾教育及推廣、與社福機構協作等。
增加康健中心治療服務
例如,增加外展紓緩醫護團隊,安排外展護士到訪病人家中,為病人和照顧者提供醫療和心理支援,照顧身心需要。此外,政府亦可安排醫護團隊專責到院舍及長者日間中心,向長者講解紓緩治療及相關支援服務,幫助長者掌握實用資訊。
目前,政府在不同地區開辦地區康健中心,我建議在這些中心增加紓緩治療的服務,讓地區康健中心更能發揮作用。此外,政府亦可加強與開辦社區中醫診所的社福機構協作,透過前線醫護,為基層的晚期病人提供中醫紓緩治療。如此種種,一方面可疏導公營醫療系統壓力,另一方面亦可讓病人和照顧者明白,即使患上不可逆轉的危疾,人生還有其他選擇,尋死不是出路。
每段生命都會結束,而死亡與我們的距離,往往可能近在咫尺。盼望有一天,我們毋須再為病人和照顧者,因缺乏適切的紓緩服務,而感到噓唏和難過。
10月8日星期六恰巧是「世界紓緩關懷日」,在此我送上祝福,希望你和香港市民一樣,可以實現自己善終的願望,有尊嚴地完成人生最後的旅程。
學弟木光 上
202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