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宜:寓治療於遊戲 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接納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片刻可完成的事情,每人都有其成長的步伐,家長要接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經緯青年商會就近年社會出現的學生壓力問題,於2017年5月至6月期間,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並邀請來自不同界別的專家,包括精神科醫生苗廷璋、藝術治療師鄺啟德、遊戲治療師陳可宜,分享對此議題的看法。以下為遊戲治療師陳可宜的演講內容:

了解問題癥結 從兒童心理入手

遊戲治療的目的是要讓孩子以遊戲作為語言,抒發情感,而家長都可以透過遊戲時間傾聽子女的心聲,加強親子溝通關係。我的工作主要圍繞孩子,很多人也會問「係咪有病先要治療?」,遊戲治療並不從病理學角度出發,而是從兒童心理上入手。我相信成長的經歷往往有機會讓孩子受傷,這些無形的負面情緒會積存於心中,別人難以察覺。可是若這些傷口得不到適當的處理,就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影響。

我有一個案,孩子每兩年都需要轉一次學校,父母唯恐他不願上學都讓他轉校。這孩子對於任何事物都沒有歸屬感,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很多因素,從小開始父母都不在身邊照顧他,對所位處的群體沒有歸屬感,即使有也適應不了,因此一段時間後往往都需要轉校。我們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喜歡他的學校,從而增加歸屬感,此後孩子都開始上學,到就讀學校的第3年就主動要求留在原校,進步明顯。有時候我們去理解他們不願上學的原因都會覺得是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是在學校發生了一些事情令孩子對上學反感,但這只是表面的原因,孩子心中可能會承受着一些我們在表面上看不到的壓力。這些壓力會是從家庭而來,孩子經歷過一些事情可能會把心事放在心裏,不表達出來。

身心靈合一  注重聆聽、溝通、接納

現在的家長普遍都了解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對不同治療的接納度都提升了。要做到「身心靈合一」,孩子不懂得把內心想法表達出來,這些內心抑壓的情感長遠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甚至可從身體小毛病如磨牙、肚痛、頭痛等看出來。遇此情況,聆聽、溝通、接納就是不二法門。

在聆聽方面,首先家長需要專注於孩子,保持耐性;第二,家長要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嘗試代入他們的世界;第三,家長在聽孩子說話的內容時,更要理解背後的意思及情緒;再者,不單是聆聽說話,還需聆聽沈默,聆聽身體,觀察孩子的身體反應和動作,目的是去明白孩子,切身處地理解孩子的處境。

我在溝通上也有不少心得,分別有幾點。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先要察覺自己的說話方式,會否經常以命令、責備、訓話或者批評的態度對待孩子;亦需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避免一時意氣,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家長都可多用提議、提問等模式與孩子傾談,對孩子抱持好奇心;更可建立「談心時間」,在工餘時提升親子間的溫度;非語言的溝通同樣重要,可多以擁抱等身體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支持和鼓勵。

從玩樂培養成功感

其實我們經常覺得去玩具店買回來的才是玩具,孩子最喜歡玩的可能是一些讓他有機會創作、發揮的玩具,一塊紙皮加一枝畫筆,對他來說都已經的意義已比一些有既定玩法的玩具大。因此我們只需給予孩子足夠機會,利用家中已有的素材,反而一些有既定玩法的玩具,孩子需要聆聽你的指示和依靠說明書來玩,無疑是扼殺孩子的創意。玩具是否買回來是不重要的,它可否讓孩子發揮潛能,帶來成功感,才更重要。

現在的家長都會讓孩子從小就開始玩iPad,長時間玩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學習其實會有一定影響,因為電子產品帶來的資訊刺激太大,令孩子在現實上需要閱讀時,就會覺得現實生活的刺激感沒有電子世界來得更大,令他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有限度的使用是很重要的,而且電子產品並不是用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譬如他在哭,你就把一部iPad給他,這就是一種不健康的使用方式。多讓孩子以不同素材創作,比起使用電子產品,是較能讓孩子健康成長的。

接納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片刻可完成的事情,家長要明白所有的轉變都需要時間,並接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每人都有其成長的步伐,不要以局部去斷定全部,在此過程中懷有信心、包容地等待孩子的轉變。

陳可宜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院學校諮商與輔導碩士、英國註冊認可遊戲治療師、創傷知悉表達藝術治療顧問及輔導員。除私人執業外,她亦與不同的學校及社福機構合作,致力透過遊戲及表達藝術治療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質素,幫助他們建立穩定而正面的自我價值,增強他們面對逆境的適應力。她亦為家長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幫助他們抒解教養壓力,促進親子關係。

延伸閱讀:

鄺啟德:藝術治療轉移孩子情緒壓力

苗延琼剖析四大學童問題:厭學、網癮、性格障礙、輕生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