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土地需全盤考慮

現屆政府成立土地發展專責小組一次過全面研究各項開拓土地的方法,可以說得上是釜底抽薪、對症下藥。

發展新市鎮作為開發土地的方案,政府有豐富經驗,處理起來應該駕輕就熟。不過,相對以往,近年發展新市鎮需要面對的問題更多及更複雜。以前發展新市鎮,發展地區人口稀少,沒有多少建築物,大多數是農地。例如沙田在發展之前土地未受污染,就是一片綠油油的耕地,而且當年居民絕大多數是土生土長的村民,加上少數務農的外來者。

現時政府有意發展為新市鎮的土地,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臨時用途,居民之中非原居民的數目遠比原居民為高,況且他們全部都已累積居住了四、五十年歴史,根深柢固。鄉郊生活自有寬敞的環境,不少家居有大小不一的前後空地廣種奇花異草,生活愜意。所以他們十分抗拒任何發展他們居所的方案。而且時下的公屋單位的居住面積相比之下顯得狹小,所以作為「上樓」的誘因不大,改善居住環境的程度也不顯著,所以他們寧願住在原有的鄉村環境。

專責小組 說清方案 鋪陳利弊

再者,多年來鄉郊不少土地業權已被「外來人」投資擁有,其中不乏著名地產商。所以任何發展土地的建議都會涉及組成複雜、背景不同的持份者的。而棕地的出現,除了令土地受污染,亦由於棕地作業扮演香港經濟後勤支援各色,並非可以說搬遷便搬遷。這些種種原因,都是導致今時今日發展新市鎮所面對的困難,有增無減。

香港當前問題是,急需要土地應付人口增加,以及解決市民的住屋需求。發展新市鎮不易,需時亦長遠,但其他方案不論是發展郊野邊陲地帶,抑或是填海,政府都遇上很大阻力。

現屆政府成立土地發展專責小組一次過全面研究各項開拓土地的方法,可以說得上是釜底抽薪、對症下藥。容許政府無需再面對逐項提出,然後逐項被人攻擊,導致各個方案都寸步難行的困局。透過土地發展專責小組,講清楚人口數量、需要多少土地,然後鋪陳各項開拓土地方案的利弊,由社會決定如何取捨。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