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肌」不可失

長者要及早進行肌肉力量鍛煉,以減少少肌症的風險。

香港已經是一個步入人口老化的城市,如果以中國人的觀念:「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麼,香港的寶貝會愈來愈多,寶貝多了,我們得好好珍惜,讓他們活得更開心。

香港是數一數二全球人均最長壽的城市,這個成績當然讓我們引以為傲,但在與有榮焉的同時,每個家庭和政府投放在照顧那批失去行動和自我照料日常生活能力如上廁所、穿着衣服、飲食、洗澡等的長者的資源也不斷增加,如果我們想這筆開支不要大幅增加,積極的方法是延長長者的活動能力,讓他們減少要依賴別人照顧他們起居飲食的晚年年期,換言之,如果一位活到90歲的長者,到他臨終前的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仍然可以行動自如而不需要別人攙扶,那就最理想不過。

延長活躍晚年

當然,上述的是理想例子,也屬極少數的個案,但我們社會應該以此為目標,盡量跟長者們一齊同心協力,把活躍晚年可以延長。然而,要延長長者的活動能力,不是靠多休息或食些補品便可以做到,反而最需要的是多做運動,尤其是一些強化肌肉的運動。

我們身體活動的能力跟我們肌肉的功能有極密切的關係,年輕時我們不會覺得走路是一項困難的活動,平日跑跑跳跳是每個年輕人的當然能力,但當年紀漸長,而又缺乏運動,身體肌肉量便會逐漸流失。從30歲開始肌肉每年的流失量平均1%到2%,而且,這個百分比會隨着年齡增加而逐漸上升,到了60歲,如果缺少運動,肌肉量流失可達三至五成,這也是造成少肌症(Sarcopenia)的其中主要原因。少肌症患者較易失去日活起居的自理能力,而且跌倒的風險也較高,一旦跌倒導致骨折,便可能造成長期失去行動能力而需要倚賴別人照顧,因此,長者要及早進行肌肉力量鍛煉,以減少少肌症的風險。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