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拒做樓奴 最終還是跪低

我其實不贊成年輕人太早就去做樓奴,年輕人應該有理想、有抱負,不應把人生的目標太早局限在買樓上。

據報,前理大應用科學系講師,自2004年開始已出任立法會議員的張超雄,最近亦買了樓。以張議員的收入,本應一早可以買樓,只是他一直覺得香港地產市場是一個不公義的市場──它一方面造就地產霸權,另一方面又製造社會分化,擴大貧富懸殊;所以他一直不屑進入這個助紂為虐的遊戲。為此,他堅持租樓20多年,有能力也不肯買樓;直到61歲快將退休的時候,才改變初衷,決定首次置業。這是為什麼呢?事情引起了傳媒的關注。

張議員雖然買了樓,但一點也不興奮,還說「好唔甘心」、「好depressing」,原因是他最終還是做了自己一向不主張做的事,覺得自己好像向現實屈服了,所以有跪低的感覺。那他為什麼要在make a choice的時候選擇跪低呢?

以張議員的說法,是為了生活、為了家人,喺度生存就無可避免。人人都要生活,都有家人,那豈不是喺度生活,最終還是避不過要買樓?張超雄一向引導學生不要做樓奴,現在他自己也跪低了,那以後他的學生應怎樣選擇呢?是早點買好呢?還是像老師那樣,等到60歲之後才買?

張議員好像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對年輕人有明確的意見,但從他在傳媒上的回應來推論,他的取態似乎是:最好堅持不要買樓,能堅持多久就多久,不要太早跪低。

供樓比租樓好

我其實亦不贊成年輕人太早就去做樓奴,年輕人應該有理想、有抱負,不應把人生的目標太早局限在買樓上。現實是一旦買了樓,就得依時供樓,就什麼更有意義的事都不敢做,一如做了樓奴的奴隸一樣。年輕人沒有理由不趁青蔥歲月,多作不同方面的探索。

不過,居住亦是人生必然要解決的問題,盡量把買樓的時間延後,並不見得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如果自己的收入與投資還有條件積累到足夠的首期,及有能力供樓的話,實在不應把買樓排除在自己的選項以外。

租樓當然也可以用來解決居住問題,而且在開始時沒有買樓那麼辛苦;因為租樓只需付按金,不用付首期,而按金所需的金額遠比首期少;租樓會令自己的手上有較多的可供支配的現金。再者,每月動用同樣的一筆錢去交租金或者供樓,在開始時,一定是租樓會住得好一些;若是同樣用這筆錢去供樓,那就需住細點、住差點;所以若是只顧眼前的話,很容易就選擇了租樓。

然而,一個人若是選擇租樓的話,那就要準備一世都要交租,到退休沒有收入時,就很麻煩,租樓與供樓的最大分別是:若是選擇租樓,不管你前後交了多少年租,樓永遠都是業主的,不是屬於你的;但若果選擇買樓,那只需辛苦一段時間,供滿了之後,樓就屬於自己的,以後就不用再供,每月就多了一筆可供自己運用的款項,生活素質可以大幅改善,退休生活也較有保障。

此之所以,拒做樓奴只能是年輕時候的一種選擇,以方便自己追求理想;但當生活已固定下來,有了家庭孩子之後,就不應排除置業的考慮,若然繼續堅持以沒有成為樓奴為榮,那就可能連累家人也得付出代價。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