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992年開始在《信報》寫《樂樂集》的時候,曾談及一些巴赫的作品,但只談了冰山一角而已,現在也不敢不自量力地來討論這位大師的作品。鑒於香港學鋼琴的人極多,喜歡聽鋼琴音樂的也頗不乏人,不妨把我的一得之愚,提供參考。
享受不盡 意境美妙
學琴的人在彈過了一些較簡單的巴赫之後,大概總是先彈《二部及三部創意曲》(Two-Part and Three-Part Inventions),在掌握了基本技術之後,便可涉獵享受不盡的許多鋼琴名曲了。此時《意大利協奏曲》(Italian Concerto)是一定要彈的,這可是巴赫鋼琴曲中最流行的一首,相信不會彈琴的音樂愛好者都耳熟能詳;之後就是18首組曲,包括《法國組曲》(French Suites)、《英國組曲》(English Suites)和《帕爾提塔曲》(Partitas)各6首,加上一首《法國前奏曲》(French Overture)。
作為音樂愛好者,聽這些組曲可以令人享用不盡。我有時候就會「發神經」而專聽巴赫的鋼琴曲,尤其是聽了鋼琴怪傑Glenn Gould的邊彈邊唱之後,不禁會手舞足蹈。真的,他錄音最精彩之處就是不停的哼着旋律,帶你全面進入美妙的音樂意境!
音樂語言豐富 有如詩篇
組曲(法文suite和意大利文partita)的意思是「依次跟隨」,以一系列的慢的和快的樂章相間組成,它主要的構成份子是四種舞曲──安靜平穩的四拍子舞曲「阿列曼德」(Allemande)、活潑的三拍子舞曲「庫蘭特」(Corrente)、莊嚴緩慢而往往以不變的低聲部(basso ostinato)構成的三拍子舞曲「薩拉班德」(Sarabande)及急速節奏的三拍子舞曲「吉格」(Gigue);此外還加上了別的舞曲如「加伏特」(Gavotta)、「布萊」(Bourree)、「小步舞」(Minuetto)等等,也有以「序曲」(Prelude)開始的。
這些舞曲都流行於16、17世紀,到巴赫手中被發揚光大,在「組曲」中逐漸加強它們的對比性,使舞曲的各個環節構成一個整體。甚至可以說,舞曲在巴赫的組曲中已經從舞蹈轉變為感情變化的詩篇,從娛樂性或者宗教儀式的音樂蛻化為具有高度對位和複調技巧的純音樂;它們不再是舞曲的組合而是音樂語言十分豐富的整體。
名曲轟動一時 精彩絕倫
《法國組曲》是由於風格和構成接近法國作曲家所寫的組曲而得名;《英國組曲》據說是因為受一個英國人委囑而寫的緣故。其實名稱並不重要,以內容和風格來說,《法國組曲》比較輕鬆,在結構上全部以舞曲組成,以「阿列曼德」開始,「吉格」結束。《英國組曲》則都有一個比較長而並非舞曲的「序曲」,而各個舞曲則不論在旋律或和聲方面都走在時代的前面。
《帕爾提塔曲》其實就是組曲,巴赫在萊比錫的時候有許多人跟他學彈琴,6首《帕爾提塔曲》就是用作教材的。它們在當時曾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因為不但技巧艱難,而且內容之精彩也是前所未聞。總的來說,巴赫的組曲為鍵盤音樂開闢了新紀元,是任何音樂愛好者所不容放過的作品。
經典之作 可堪細味
篇幅不允許把各首組曲詳細介紹,各位還是買CD回來欣賞罷,反正它們都附有樂曲說明。Glenn Gould有全套《法國組曲》和《英國組曲》的錄音,近年出了一個女鋼琴家Angela Hewitt,錄了6首《帕爾提塔曲》,令人有意外收獲。此外巴赫演奏大師Rosalyn Tureck的《帕爾提塔曲》,《意大利協奏曲》和《法國前奏曲》都是經典之作;至於Sviatoslav Richter、Wilhelm Backhaus、András Schiff等的演奏,都值得一聽再聽,如果你看到他們的演奏,趕緊買回來可也。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本系列文章:
鋼琴組曲 百聽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