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9月金融機構存款額在一個月內增1.0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從第三季度看,存款回流銀行規模近5,500億元,扭轉第二季個人存款淨流出銀行情況。如將這組數字研究,樂觀地看,對內地銀行股以至保險股提供一定有利條件。
內地金融體系複雜,但簡而言之,近年冒起的一批貨幣基金因有高回報招徠,吸走不少銀行存款。同時內地險企為推高產品銷售收益表現,亦傾向提供一定程度高回報掛鈎產品,跟貨幣基金直接競爭。如存款回流正規金融體系情況持續,對內地整個金融業以至貨幣政策都會產生正面影響。
無疑,9月有所謂季末效應,在3月及6月時,亦因季末效應,促使銀行吸存款,應付監管要求。但令內地業界重新思考的是,整個第三季度平均計,都有存款正增長,似乎顯示以餘額寶為首的貨幣基金,吸存款能力有所減弱。
炒賣的先兆
管理餘額寶資金的天泓基金規模逾萬億元,屬全球最大貨幣基金。按內地媒體數字,天泓基金來自餘額實的資金規模,第三季僅增1,700億元左右,比今年一、二季都要少,按季比較更出現下跌。其實,天泓基金負責人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亦提出一定線索。基於內地要嚴防金融體系風險,包括限制銀行同業之間的資產規模擴張及避免資金錯配,人行已要求貨幣基金的資金投放要更安全及減少在較高收益同業存單的投放。既然如此,貨幣基金目前逾4厘的回報,只會有逐步下跌的空間,像餘額寶這類較具規模的平台,不能不配合政策要求。
網上平台催化太多貨幣基金出現。這類基金期限極短,又提供高回報,吸引大量存款流入,但當滾存的資金不斷滾大,對銀行體系產生的影響亦不斷擴大。可以說,一旦監管當局將貨幣基金進一步規範化,納入正統後,內地在控制流動性的政策上,可能會更着重於經濟,甚至乎較現在會更趨向正常化。
況且,9月銀行按月增加的過萬億元存款中,活期存款佔逾六成,這批成本較低的存款,某程度上就是內地銀行業息差擴闊的主力支撐因素。當然,凡事有兩面,以往銀行體系存款出現上升,往往是造就更多股市、樓市等資產市場炒賣的先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