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德政

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否對小存款在收費及存款利率上也變得慷慨,出現機會都是不能排除。似乎,本港小存戶要多謝金管局了!

金融海嘯後,零利率政策刺激了資產市場,而泡沫問題至今仍未有解決。作為金融機構,之前受惠於央行買債,低廉資金成本、但同樣面對更大監管掣肘,影響好壞參半。

經濟預期未能同步向上

到最近,隨着第三季業績公布後,如果從美國幾大金融機構股價走勢看,似乎說明到最少加息至一個水平後,所謂利率向上對銀行產生的正面影響,可能已經不再存在了。

美國利率由零水平,加至超過兩厘,最簡單莫過於加息至某個水平,但經濟預期未能同步向上的話,銀行業作為整體經濟活動最具指標作用的行業,絕對會受到影響,這包括來自貸款業務需求與交易業務等等。

按照美國當局統計,摩通大通、美銀、富國及花旗等大型金融機構,在第三季業績中的數字顯示,四大金融機構合共有超過300億美元存款流失,而該批存款,全部都屬於銀行未有向客戶提供利息的零息存款,這是十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基於存款額低、零利率政策等因素,零息存款在美國合共規模約有3.2萬億美元,佔美國國內總存款比重達26.3%,但一年間佔比已減少近1個百分點。以往,這批存款等同於銀行的零成本資金,為金融機構提供極高利錢業務後盾,但由於利率向上的同時,存款利率未有隨着同步提升,而同一時間投資市場活躍,以美國人的性格,若非買股票,亦會轉移到更高回報的投資工具。所以,只要美國市場仍然好景,美國金融機構所享有的零成本存款彈藥,就有更大下跌壓力。

銀行盈利能力的保證有所削弱

現在問題來了,一方面缺少一批近乎零成本的存款資金,銀行以往盈利能力的保證有所削弱。再者如果為數逾3萬億美元的零利率存款進一步外流至其他資金市場的話,會否對金融市場帶來更大潛在風險,更值得要留意。

老實說,本港銀行業情況其實是相同,單看金管局官方的每月統計數字已反映,港元存款增長情況已經見頂。更要留意是,年底出台的虛擬銀行牌照,繼高盛之後,花旗亦探討過相關問題。該行相信,虛擬銀行對象既然以零售銀行客戶為主,而按本港銀行業每年來自零售業務的約1800億元收入推算,未來十年當中最少200億元收入或因為虛擬銀行牌照的出現而受到威脅。

用最簡單的分析,新經營者搶客戶,不論利息及收費方面都較傳統銀行有誘因要提供更大優惠,相反現有銀行在加大科技相關開支投入的同時,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否對小存款在收費及存款利率上也變得慷慨,出現機會都是不能排除。似乎,本港小存戶要多謝金管局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