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名醫李東垣經典——《脾胃論》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在中醫藥的發展方面,有一些頗具有特點的保健意識;在內外交流活動方面,更富有開拓求新的精神。在蒙古國建立後,醫藥制度逐漸引起統治者的重視,特別是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對醫療保健突出迫切要求,得到迅速發展。
編按:本文另一作者宮幗唯為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研究員
 
李東垣(1180-1251) 金代醫學家。名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從張潔古學醫。其醫論以為飲食不節、勞役所傷及情緒失常,易致脾胃受傷、正氣衰弱,從而引發多種病變。對於發熱的疾病,應分辨「外感」或「內傷」,對邪正的辨證施治應有明確的區別。治法上重視調理脾胃和培補元氣,扶正以驅邪。於內傷脾胃的理論和治法均有貢獻。所著有《脾胃論》、《蘭室秘藏》等,流傳較廣。他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朱震亨)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
 

元代中醫藥迅速發展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在中醫藥的發展方面,有一些頗具有特點的保健意識;在內外交流活動方面,更富有開拓求新的精神。在蒙古國建立後,醫藥制度逐漸引起統治者的重視,特別是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對醫療保健突出迫切要求,得到迅速發展。這發展主要是通過繼承蒙古族醫藥經驗,特別是漢族歷代形成的先進醫療和衛生保健制度而實現的。忽必烈時期基本行政了元朝中醫藥的完整體系,在此期間,他還引進了阿拉伯醫學和醫藥制度。元代大量吸取了阿拉伯醫學精華,這在中國中醫藥學絕無僅有的,另外,元代時中國與高麗、日本等地有着較多的中醫藥學交流,這都促進元代的中醫藥學得以迅速發展。
 
李東垣畫像(作者提供)
李東垣畫像(作者提供)
 

重用黃芪以補肺氣

 
李東垣身處金源時代醫學界的「新學肇新」之際,他接受了其師張潔古的革新思想,他結合當時的醫療實踐得以著作《脾胃論》,該書對後世醫家關於脾胃病及以脾胃為主的治療方法有着重要的影響,起到了指導作用。李氏脾胃論的核心是:「脾胃內傷,百病由生。」這與《內經》中講到的「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強調胃氣的作用。同時,他還將內科疾病系統地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這對臨床上的診斷和治療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李東恒的組方特點尤為重視甘溫補益,如黃芪。因肺為氣之本,重用黃芪以補肺氣,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
 

喜用酒製提高中草藥品質

 
酒製的過程其實就是炮製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對中藥材的加工過程,因而籠統來講,酒製的作用就是提高中草藥原料的品質,使之曾強其生物活性。李氏善用炮製過的當歸進行組方,其目的是降低當歸中揮發油(主要為槁苯內酯)的含量,使其在補血方面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而相對於普通當歸,酒製後的當歸中阿魏酸的含量比原來有所增加。現代藥理研究中,阿魏酸對心血管系統有着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脾胃論》的出現豐富了中醫學理論和臨床內容,開闢了中醫認識、治療內傷雜病的新途徑,促進了當時醫學的飛躍發展,是中醫學寶庫中的重要文獻之一。結合時令用藥即在辨證論治基礎上,結合季節氣候特點選擇方藥,確定劑量,以便更好地把時空因素對病體的影響考慮到中醫的臨床治療方案中去,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是中醫因時制宜治療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歷代醫家遵循《黃帝內經》「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用寒遠寒,用熱遠熱」的治療原則的具體運用。
 

詹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