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舉辦「歷史:從香港出發」講座系列,早前邀請前香港電台副廣播處長戴健文、前香港電台數碼電台台長葉世雄及前香港電台第一台台長鄭啟明講述香港早期廣播歷史,本社整理當天演說內容,分三篇刊登。鄭啟明負責談及日治時期至1940年50年代,當日演說內容如下:
鄭啟明:風雨飄搖下的廣播史──細說日治時期至1950年代廣播歷史
葉世雄:星光熠熠 廣播風靡全城──細說香港1949-1969年廣播歷史
1920年代至30年代,由於有會議記錄,資料相對齊備,唯40年代因戰亂而文獻缺乏,只能靠華僑日報及到兩間大學微型菲林重組歷史。翻看這個階段資料,心情是複雜和沉重的。一是日治時期淪陷的悲情,一是光復後社會依然充滿悲慘和貧窮。
1940年戰雲密佈,時任港督羅富國已經在廣播中試驗空襲警報及防空措施。1941年,時任港督楊慕琦在ZBW(當時聽廣播以外國人為多,所以英語頻道為主)討論國際局勢,並呼籲外藉人士及軍人疏散妻兒。香港華人代表羅文錦則透過ZEK演說勉勵中國將士奮勇作戰。
日軍在1941年12月8日早上8時空襲啟德機場,電台一度停播。同年12月25日楊慕琦投降,日軍接手重啟電台,成立香港放送局,電台呼號改為JPHA(日本佔領地香港放送局的縮寫),並於1942年1月4日恢復播音,由佐佐木少校出任局長。
日本其後實施「歸鄉政策」,把香港人趕回中國,淪陷前香港有180萬人,後來只餘下大概50、60萬人左右,可以想像當時市面相當蕭條。日治期間,英語頻道改為日語播放,中文台並無增加新節目,除廣播新聞之外,大部份時間播放唱片,唱片多數是是無抗日色彩的時代曲以及粵曲,主持中文節目的是顧文宗。
日方相當重視廣播的宣傳、教育作用,電台設日語講座節目,以大力推動大東亞共榮圈並培養親日人士。根據當時每日都登載節目表華僑日報,節目包括:早上廣播體操、外國進行曲;中午播放粵曲、廣東音樂、劇團演出以及西樂唱片;新聞時後有國語、粵語、日語、英語、甚至有印度語,因為當時印裔人士在香港及軍隊中為數不少,較特別之處是每晚8時播放「總督部公示報告」。
1943戰爭膠着,當時日本為造聲勢,紀念攻略戰(偷襲珍珠港)二周年,徵集廣播劇及兒童劇劇本。當時香港放送局位於東通松原酒店(告羅士打行),為展示主權,日本為香港多條街道改名,後來更在市內加增加八個廣播站加強廣播,在街道宣揚。
1943年11月轉播東京大東亞記者大會,當時香港親日代表盧夢殊發表講話。12月製作特備節目紀念大東亞戰爭兩周年,當時親日華人劉鐵城講述「大東亞之中面貌」,羅旭龢講述「新香港誕生兩年檢討」,當時節目主持人有鄭孟霞(唐滌生太太)、吳範群(她是北方人,負責國語節目)播放粵曲及京曲。
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接管香港,戰後百廢待舉,郵務總監收回電台管理權。同年9月1日輔政司金遜在電台宣佈香港重光,海軍少將夏?宣布香港成立軍政府(1945年至1947年香港都是軍管的)。
光復後,同期內戰爆發,內地不少人口南來香港,包括有資本家、藝術家、藝人等等,由於人口增加,娛樂事業亦都逐步發展。雖然當時物質缺乏,百廢待舉(連唱針也要由印度運來),播音時間減少到每日兩節,即中午12時半到2時,以及晚上6時半到10時。當時的節目主要以播放唱片以及新聞(國粵潮語)為主,但其後逐步增加一些民間團體的參與,更轉播舞廳的跳舞音樂及高陞戲院劇團演出,亦增加足球賽果、中樂節目,同期也開始有方榮、葉慈航主講傳統故事如七俠五義、三國志等,還有勞工子弟學校演出的兒童話劇。
1948年牌照增至有30000戶,當年最重要的特別節目是轉播伊利沙伯公主(後為女王)的大婚。隨着人口增加,市民要求增加更多的節目,包括早晨節目以及希望新聞本地化(當時中文新聞主要係轉播BBC粵語新聞),同年六月開始,港台重新開放早上廣播(早上7時半至9時正)。
1949年正式改名做Radio Hong Kong,同年麗的呼聲成立。當時麗的只有銀台及藍台,後來才有金台,其中英文廣播由早上9時至晚上12時,競爭力強,故開台不久後訂戶數目由2000戶增至10000戶。面對較大的競爭,港台邀請更多團體參與節目,例如同濟合唱團、紅綠日報中樂部、山月影片公司同學會、中英劇社、廣州酒家業餘劇播團等等。
由於節目逐漸增多,錄音室不足夠應付,於是籌備搬遷去電訊大廈,即後來的水星大廈,佔用6樓以及7樓。由50年代初一直用至1969年才再搬去廣播大廈)。
當時氣氛緊張,國際關係劍拔弩張,廣播稿件係需要有華民政務司審批,亦禁止市民私自接收牌照以外的電台。華僑日報照舊每日登載節目表及曲目,戰後更增加篇幅,登載曲詞及劇情,方便聽眾。
圖片:講者提供
下一篇由前香港電台數碼電台台長葉世雄詳述50年代至1969年的廣播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