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糾結要當漁夫還是富翁?問題在「選擇權」!

碩士博士滿街跑、學歷太高工作不好找……,你我是否該先在職場中「卡位」?如何在每個機會來臨前,都有選擇權?

一個學生的博士論文碰到瓶頸,父母便勸他不要念了,現在博士滿街跑,碩士都在應徵清潔隊員,學歷太高反而不好找事;他的女友也勸他人生苦短,要活在當下,不要忘記「漁夫與富翁」的故事()。他很徬徨,來問我的意見。

我問他,「你自己怎麼想呢?」他靦腆地說,「我嚮往老師您們這一輩可以安心做研究的生活。可是人必須顧到現實,我知道現在不可能了。我父親教了一輩子書,現在退休金被砍,老無所終,還被叫米蟲,所以他堅決反對我念了博士去做教授。系所上周不是請了耶魯的博士來演講嗎?他講得很好,但學校沒有缺,他只好回美國去做博士後研究。能力再好,沒有位子也是枉然。」

真正自由的人有選擇權

我聽了沉吟良久,這是目前國立大學研究所招生不足的原因之一;另一個是他們現在還不懂得給自己留選擇權的重要性。

選擇權是生命的意義所在,一個有選擇權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但是選擇權的背後是能力,沒有能力就沒有選擇權。

博士學位不只是一張紙而已,它是有系統地做學問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證書,它最終的目標是經世濟民。

目前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對有心做學問的人不利,迫使很多學生為了卡位而放棄學習。

但是人活着應該不只是溫飽而已,善用自己的能力去造福全人類,應該是每一個知識分子生命的目的。留在學校利用公家的儀器和設備盡量多學,是給自己的未來一個選擇權。

台灣的教育平日沒有給學生選擇權,所以學生不知道其重要性。

人其實每天都在做選擇

人其實每天都在做選擇,即使不做選擇也是個選擇(選擇聽人擺布)。甚至被關起來,一無所有了,還是有選擇權──選擇不向權勢低頭,不出賣良心與人格。

我告訴他,有意義的人生一定是有壓力的人生,把論文做完,給自己一條進退有據的路。世事如白雲蒼狗,不停在改變,漁夫雖然現在很滿足,但當漁獲減少時,他就餓肚子了。

註:富翁去小島度假,看到漁夫每天躺在小船上曬太陽,就勸他去貸款,買艘大船,等賺了大錢,就能像他一樣,曬太陽度假了。漁夫聽了說,何必這麼辛苦呢?我現在就已經在過這樣的生活了。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洪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