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論決策

非黑即白的事太少,十字路口卻太多。世上太多問題都不是「是非題」,就算是數值,都不單有正數,負數,尚有「0」這個數值。

本欄名為《循環與隨機》,第二本著作將會跟大家談論經濟循環。第三本著作將跟大家分享「決策學」,今天開始會以一系列文章,跟大家用統計學的概念談決策!

非黑即白的事太少,十字路口卻太多。世上太多問題都不是「是非題」,就算是數值,都不單有正數,負數,尚有「0」這個數值;市場操作也如是,賺、蝕,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元論。假設現時有四種不同的投資,每個投資的操作成本都是一千元,以下是這些投資在不同市況下的回報:

假設這些操作是購買ETF,不會因時間值或引伸波幅等問題而出現虧損;持貨亦不會帶來任何虧損,最大的損失只會是賺不到錢。

選擇背後的理由

以上的情況,跟現時坊間一般分析員的建議不同。上述的例子是以不預測、不知道未來市況的基礎,立體地思考市況,去定立操作策略,而非見升追升,見跌追跌,反覆市便定立收息策略。大家會選擇哪一個方法為主要的操作策略呢?

首先,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或最佳答案!無論是A、B、C、D哪一種方法,在不同的情況下,都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最重要的是你作出選擇時的「理由」。

選擇方法A的重點在於「盈利不會是$0」,即不論任何市況都可以賺到錢,而其他三種方法,都有機會在某些市況下賺不到錢,這是方法A跟其他方法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如果你選擇方法A,就表示閣下關心「最低可獲得多少利益」,這在決策學中,稱為「小中取大的準則」(Maximin Criterion)。

選擇方法B的重點,則在於四種可能情況下,獲利金額總和最大,方法A、C、D每個獲利金額的總和只有6千元,惟有B的總獲利可得7千元。這便是所有可能獲利中最大總和的選擇!在四個方法的獲利平均值中,獲利最大,在四種市況中也是獲利最大,這稱為「期望值準則」(Expected Value Criterion)。

方法C跟方法D很類似,大家或許以為選擇的人數差不多吧!結果相信令大家意外,在大量類似的問卷調查中,選擇方法C的人數是最少的,為什麼呢?筆者常跟同學分享,與其後悔未盡力,不如先盡力而不後悔。方法C跟方法D,都只在特定的市況中獲利,只是獲利的金額不同。一旦在單邊市中,方法D的獲利會比方法C更多,而選擇方法C的思考方式,便是遺憾最小化。試想想選擇方法A,而大市最終反覆上升/下跌,就會後悔用方法B可以賺更多,有一些人更會因此而理解為「方法A比方法B賺少了一千元」,出現了一千元的虧損心理。這有點像遇到升市便平倉了,但及後大市再升多500點,便有蝕了500點的心理壓力一樣,被稱為損失機會成本。

若遇上單邊升/跌市,方法D會得到5千元利潤,而方法A便只有2千元,結果心理上便虧損了3千元。區間市的損失可被無視,因此選擇方法A最大心理損失便是3千元。用上同樣方法計算,用方法B的最大心理損失,便是跟在單邊市中用方法D獲利的差別,亦即2千元。而選擇方法C則是任何一種情況,都會帶來心理損失一千元,所以選擇方法C的人,便是傾向最少的遺憾!而最後,選擇方法D的朋友,便是博取在最佳情況下可將利潤最大化。

以上四種情況,其實並不涉及任何判市技巧,純粹是個人的價值觀取向,導致你選擇的方法不同。總的來說,按多份類似的研究,歐、美跟大中華區的數據接近,選擇方法A的人,大約佔七成。反映風險取態跟民族、文化等等其實關係不大。至於其他方法,選擇方法B的接近28%,方法D的有1.5%,而方法C的只有0.5%。

從這些數據分布來看,大部分人都是偏向避險,方法A是反映在考慮最壞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損失的傾向。出發點不是關心利益有多少,而是風險有多大,但如果研究的對象來自財經界及傳媒界,結果便很不一樣。在歐、美、台灣及日本都曾進行相似的研究,財經及傳媒界的朋友,有七成選擇方法D。有研究顯示,這與日常的分析慣於只能提供一個方向有關,導致他們只看結果卻未有通盤考慮,平衡風險!那麼大家又會選擇那一種方法來代表自已呢?

劉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