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反國教運動」開始,街頭抗爭的主力很多都是年輕人,數字顯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一役(從去年6月9日到今年8月)因參與示威抗議的被捕者中,18歲以下的約有1700人,佔了整體被捕者約17%。
為何年輕人變成反政府、反建制,追源溯始,有人認為「禍源」是在香港推行了約十年的通識教育。
為何特首說「第一天已出問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訪問時,說通識「第一天已出問題」。記得林鄭特首在剛上任時說過,她最不熟悉的政策範疇就是教育,因為她從沒有主理過教育政策。既是門外漢,為何卻有「超常能力」,認定通識教育「第一天已出問題」!
通識真的出了問題嗎?
先看「新高中通識教育」的課程設計,其宗旨有幾點:加深學生對自己、社會、國家和世界的理解;幫助學生透過處理不同情境(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經常出現的當代議題,建立多角度思考;幫助學生成為獨立思考者,使他們能夠建構知識,面對個人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轉變;幫助學生發展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包括批判思考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能力;幫助學生欣賞和尊重多元社會中文化和觀點的多樣性,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建立個人的價值觀,並加以反思,能夠作出抉擇和判斷,最終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
當年本港學生缺乏廣闊知識基礎?
教育工作是為了培育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政府當年推動通識教育成為高中必修科,是鑑於當年香港大專學生的質素不斷受到社會批評,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也受到質疑,認為與本港學生缺乏廣闊的知識基礎有關。
教育界認為,香港的大專生在專門學科表現仍然突出,但對一些如文化、時事和世界形勢等基本知識不足,而且香港過去奉行英式的中學教育體制,文理分科清晰,過早接受專科教育,不利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繼續深造或投身日趨國際化的社會也會有困難,故此香港教育必須向通識教育的方向發展(註)。
為學生的個人發展、經過教育界長期討論,「新高中通識教育」出台之初,建制派普遍表示歡迎,反對或持較有保留意見的反而主要是泛民議員;這樣一個目標清晰、希望學生能有全面發展的課程,為何特首說「第一天就出問題」?是馬後炮?還是因政治正確而刻意貶低通識科的功用?
標籤成青年問題罪魁禍首 捉錯用神
認為推行一門學科而令學生變質、激進,甚至做出一些不為社會建制認同的行為,到底兩者是否有關,必須有非常具說服力的研究和論證,不應想當然地作出結論。香港學生運動從1960年代開始就有不少激烈行動,當年沒有通識課程,社會氣氛也沒有現在的開放自由,學校只有公民科或公共事務科,都是正面教導學生做個「好市民」,並沒有什麼「批判思維」成分,為何仍然會冒出一批在建制人物眼中離經叛道的激進學生(他們之中不少後來都成為社會認可的傑出人士)?很明顯,社會大氣候才是造就一批又一批「搞事」學生的主要原因!
高中和大學年代是年輕人追求理想和社會公義的時期,風華正茂,激進、反社會、反建制是這個時期青年的特點,政府和當權派當然不會喜歡他們,但在一個「正常」的社會環境,學生年代的激進年輕人踏入社會謀事之後,他們會逐步融入建制,成為社會眾多角色中的一員,慢慢和昔日的激情道別。
政府和建制派如果有信心,應該知道激進青年終會轉身投入另一個角色,通識教育只是啟蒙,不會令他們成為終身的反社會分子。把通識科標籤成為青年問題的罪魁禍首,顯然是捉錯用神,抓不住當前香港問題的要害。
香港通識科英文是Liberal Studies,在美國的大學,Liberal Studies目標是培養學生有堅實的跨學科基礎,包括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為他們準備日後投身不同的事業打好根基;通識教育希望培養學生有良好溝通能力(包括讀和寫),並且要有解難能力和批判思維。跨學科學習,是通識教育的核心要素。
中文大學應是香港專上學界最早倡導通識教育的學校,從課程結構來看,中大的通識主要是跨學科設計,例如「與人文對話」、「與自然對話」、「中華文化傳承」、「自然、科學與科技」、「社會與文化」等。至於指定閱讀材料,主要是經典著作,例如「與人文對話」包括《論語》、《聖經》、《國富論》;「與自然對話」則包括柏拉圖《理想國》、達爾文《物種起源》等,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兼具人文和科學的基本知識。
改革應是練好「基本功」 減游談無根
香港通識教育科涉及的範圍太過廣泛,既要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觸覺,落實到具體內容則有六大單元,從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到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事實上,範圍太過廣泛,編寫教科書並不容易,據教育界一些通識科老師說,他們都不大喜歡用出版社編寫的課本,反而會自行編纂教材,但要駕馭這六大課題而又要跟學生在課堂討論,最方便可行的方法就是使用報刊媒體的評論文章,結果是教材質素良莠不齊,為人詬病。
通識教育的本意是跨學科學習,要改革的話,高中階段的通識應該在基本知識學習上做工夫,練好「基本功」,令學生不囿於傳統的文科理科,而是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學生仍然有機會在人文及科學的經典著作中吸收養分,紮實地學習,減少游談無根式的放言空論。
求真求是 知識無禁區
通識教育不是要令學生的思想「正確」;在知識的世界,學習是為了求真、求是,應該鼓勵學生勇於探索、追尋;知識無禁區,因此沒有不能問的問題,也不應有不能討論的議題。
通識教育已是國際大潮流,香港要做的,是如何把通識「重納正軌」,令學生受惠,而不是把它歸咎為教育出問題的根源。
註:參考容萬城〈香港教育改革與「新高中通識教育」的實踐與挑戰〉,《香港教師中心學報》,2005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