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在立法會答問大會表示,特區政府「搶人才」政策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目標是吸引年薪250萬以上,或世界100強大學畢業生來香港工作,計劃推出半個月來,已收到5800個申請,當中七成已獲批准。面對全球人才爭奪戰,說明香港對高端人才仍然很有吸引力,特區政府「搶人才」政策首戰告捷,希望兔年是香港否極泰來、再創佳績的開始。
香港仍是菁英尋找夢想之地
特區政府沒有透露這些申請通行證的高端人才的具體情況,不過筆者有幾個例子。前幾天有兩個網友告訴我,他的兒子是浙江大學博士畢業,申請高端人才來港很快獲批,他說看好香港的前景。另一個網友的兒子在倫敦留學,已經在當地找到工作,但正在考慮是否申請高端人才來港工作。還有一個年輕朋友告訴我,他的同學在內地的外資企業工作,經常來往內地和香港,申請高端人才通行證,是為了多一個身份更加方便。
以上3個個案不一定有足夠代表性,但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到香港仍然是菁英尋找夢想的地方,同時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父母都在內地,而年輕一代則在香港工作,也可能在香港成家。無論工作還是親情,這些菁英都與內地有更密切的聯繫,這也符合香港未來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大趨勢。
香港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固然因為有簡單低稅制、國際化的自由港金融投資環境,以及法治、廉潔、安全、多元的社會環境,也因為特區政府今次推出的計劃定位比較準確,香港還有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獨特的優勢,就是背靠充滿機會的祖國。但是3年閉關防疫,「背靠祖國」這一最大優勢受到嚴重阻礙,令香港和內地的民生帶來極大困擾、經濟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不排除有的人才或企業在疫情期間離開香港,是與不能通關這個因素有關,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沒有任何人能預測,這個世界會不會、何時會發生另一次疫情。從維護競爭力和長遠發展的角度,有關方面或許需要考慮,有沒有既符合一國兩制原則、又更能兼顧各方面需要的辦法?
為兩地人潮物流 創造便捷口岸
年近春節,這幾天大批市民挈婦將雛準備返鄉過年,因為政府規定出入境必須有核酸證明,多個核酸檢測點人龍由早排到晚,寒風習習,不少排隊市民和遊客對在現場採訪的記者表達不滿,抱怨做核酸費時兼增加費用。事實上,自去年9月全面開放海外遊客來港,已經不需要先做核酸,數據顯示,這種做法沒有對香港疫情增加很大影響,令人費解的是,通關後內地遊客來港或港人返港反而要求持核酸證明入境。一位常住深圳的商界朋友,為了避免做核酸麻煩,趕在通關前一天回港。市民希望盡快取消這項擾民措施。
香港與內地的人潮物流往來,其重要性遠不只是在民生和經濟層面。回歸以來,兩地陸路口岸不斷增加,迄今有羅湖、皇崗、落馬洲、深圳灣、文錦渡、沙頭角、蓮香圍7個口岸,以及港珠澳大橋和西九高鐵口岸,為日益增長的兩地人潮物流的需求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更為香港背靠祖國的獨特優勢和一國兩制加分。但一場疫情,3年阻隔,引發反思,要與時俱進,要有新思維。
面對新的國際地緣政治大環境,以及香港踏入一國兩制的新征程,有關方面需要思考如何在按照《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原則下,進一步為兩地人潮物流創造更便利更便捷的口岸機制,這不僅符合兩地民眾和業界的期望,也有利於香港優化投資環境和吸引更多海內外高端人才,有利於推進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是筆者作為一名小市民,在送虎迎兔盼新春之際,表達一個小小心願。祝各位讀者新春吉祥、萬事如意!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