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港大民研最新的特首民望調查,林鄭的民望評分急跌至32.8分,較上次調查結果43.3分低10.5分。如果與過去三任特首的最低評分比較,今次林鄭的得分也是歷屆最低的。另外,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整體表現感到不滿意的超過五成,看來現時的管治危機真是大到難以想像。
自從林鄭於本月18日公開道歉後,竟然九天沒有公開露面,然而又沒有宣布放假,究竟特區政府乜嘢葫蘆賣乜嘢藥?市民都很想知道底蘊,但假若特首繼續龜縮,對特區管治會帶來嚴重損害。因為即使社運矛頭直指林鄭,並不代表特首可以不現身面對問題。反而一個有承擔的政治領袖是會勇於面對群眾,真心真意改過。
答應訴求令社會回復正常
特首選擇逃避正好反映特區政府沒有政治能量解決困局,林鄭愈逃避民憤也愈高,最終只會拖累政府的誠信。政府絕對不可能倚靠高官的口頭道歉和警方盡量不與群眾衝突便可化解問題。從來將問題冷處理只會令問題不斷累積,最終大到不能處理,屆時肯定會付出龐大的社會代價。
筆者認為最快令特區政府回復正常的方法是答應反對《逃犯條例》修訂人士的部分要求,例如將暫緩修例改為撤回修例,如果特區政府仍然堅持咬文嚼字,這只會為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注入助燃劑,難於在短期內熄滅。
至於警務處長盧偉聰和特首林鄭曾將6.12形容為「暴動」,但在社會壓力下,很快便澄清,「暴動」兩字只是用於個別人士的暴力行為,不是指所有參加示威人士。其實,政府的解釋是非常混亂和不合邏輯,因為在幾萬人參加的示威衝突,只有幾位示威人士可能被控暴動罪;其實從電視畫面來看,有不少示威者的確曾衝擊政總,而警方人員與很多示威人士也有衝撞。因此從整個6.12衝突來看,政府只確認有幾位示威人士參與暴動,其他參與者只是路人甲乙丙丁,這明顯是將法律搓圓撳扁,對本港的法治將會帶來負面影響。筆者相信最佳的辦法是將「暴動」字眼剔除或特赦示威人士,否則,法治精神必會受損。
對6.12的衝突,林鄭政府需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整個示威過程,尤其是中信大廈的示威人士被警方不斷噴射胡椒噴霧和催淚彈的問題。從網上的影片來看,當時中信大廈的混亂場面可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慘劇,特區政府絕不可以採用一般渠道來處理問題,以免引起市民質疑最終調查結果的可信性。
最後,林鄭的去留必須看北大人的最終決定,但筆者堅信為了穩定社會,林鄭絕不可以留低。至於負責推銷《逃犯條例》修訂的高官和部分行會成員也要下台問責。誠然,一旦出現如此巨大的政府高層改組,市民應該接受特區政府是真心真意作出改革,這亦是治港的王道。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