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實力」興起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約瑟夫·奈爾(Joseph S. Nye Jr.),於1980年代末期提出「硬實力」與「軟實力」後,立刻變成大國外交折衝上的新思維。
硬實力是指一國以軍事上的強勢來壓制對方,完成國家政策目標;軟實力是指一國以其制度上的、文化上的、政策上的優越性與道德性,展現其吸引力、擴散力、執行力。硬實力容易贏得戰爭;但需要軟實力才能獲得持久的和平。
更進一步地說:「軟實力」是指他人(或別國)願意來稱讚、學習、仿效、或者購買的「吸引力」。「軟實力」就是在社會高度「開放」及「競爭力」之下,所累積產生的有形與無形的力量:如文明的水準、國民的素質、民主的制度、公平的法治、透明的組織、誠實的交易、分享的行為、反省的能力等。
(二)軟實力使小國「不弱」
「軟實力」不是軟弱,與中國文化「以柔克剛」的智慧相互呼應。
小國「不弱」,就是要靠軟實力;人口都不超過1000萬的北歐3國,就是靠各種軟實力立足於世。諾貝爾獎的發源地在瑞典,每年頒發和平獎,不是勝利獎。
當史太林嘲笑:「羅馬教皇有幾個步兵師?」教徒回答:「梵諦岡統治世界,從不倚靠軍隊。」這凸顯了獨裁者的盲點,這也是軟實力表現的極致。
芬蘭是只有550萬人口的小國,與強大蘇聯為鄰,從來不可能靠武器(硬實力)來對抗它們的強大及野心。
另一個彈丸之地的新加坡,領導人堅持開放,化敵為友,全心發展經貿、金融、法治為主的軟實力,變成了全球競爭力最高之一。
小國如台灣,領導者如不能與周邊大國和平相處,那麼國內的發展就受到限制。馬英九8年的政績,就是建立了兩岸關係的穩定與交流;人民不需要在戰爭威脅中生活。台南市長賴清德素來贊成「台灣獨立」,但近日倡導「親中」之說,使人驚訝?還是驚喜?
(三)強就霸,霸就衰
二次大戰後的超強美國仍然要以參與韓戰、越戰、阿富汗、伊拉克等大小戰爭中稱霸;戰爭所引起超過百萬的難民潮、或偷渡喪生於海上、或徒步逃亡死於飢餓與疾病,真是人類的大悲劇。美國自認是世界警察,這幾場戰爭損傷了美國的道德、財力及民心,東方智慧的「驕必敗」,找到了西方的實例。
4月初中美領導人,在佛州海湖莊園的會晤中,習近平指出:「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向和平發展道路,不奉行你輸我贏的理念,不走強國必霸的老路。」當習近平面告特朗普:「強國不霸」時,要在元首外交史上記上一筆。
(四)小國的生存與發展
行政院剛提出的4年42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引發朝野重大爭議。7月14日在立院林全要專業報告此一特別預算案時,引發藍綠肢體衝突,林全上不了台。我認為:比基礎建設更基礎、更前瞻的是「人力投資」。
台灣的人力素質問題嚴重,政策也相互矛盾—薪資太低、人力不足、品質不夠、外語不好、訓練脫節、大學過多、學費太低、成就動機弱、教育不鬆綁、陸生不易來、退休太早、靠政府太多。如果每年多撥幾百億,分散到各縣市,全面提升它們的教育品質,才是正確的選項。
培養兩岸互信不需花錢,只要需智慧。兩岸對抗中,台灣花再多的錢在軍費上,所得到的是更多的不安全感。小國的唯一生存發展之道:是以「和為貴」為前提,用在兩岸,也用在兩黨;錢則用在刀口上。
小國「不弱」、強國「不霸」,就取決於軟實力的運用。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