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對於人類物欲的擴張,即有強烈的危機感: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佚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智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寡孤獨步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禮記‧樂記第十九》)
這與2000多年後魯迅在20世紀初對近代文明的憂慮遙相呼應:
蓋唯物之傾向,固以現實為權輿……故在十九世紀,愛為大潮……不知縱令物質文明,即現實生活之大本,而崇奉逾度,傾向偏趨,外此諸端,悉棄置而不顧,則按其究竟,必將緣偏頗之惡因,失文明之神旨,先以消耗,終以滅亡,歷世精神,不百年而盡矣。(《文化偏至論》)
魯迅的文章發表至今,剛好百歲,他預言之準確,使人觸目驚心!
除了資本主義的路,人類沒有別的路了嗎?值得重新思考。
「節欲」與「養欲」是可行答案?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若從15世紀算起,才不過500多年。相對於人類數千年文明,時間仍然是短暫的。然而在欲望的驅動下,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促進下,人類生存環境破壞的速度卻遠快於前數千年。這難道還不需要及時檢討嗎?
我們今日的檢討,如果仍只針對資本主義內部運作的機制,而不針對其基本理念與相關的意識形態,則其錯誤就無法徹底矯正,人類的危機還是不可能解除的。
資本主義的理論家太強調欲望正面的、積極的意義,而對於欲望負面的、消極的作用卻不多談,甚或刻意不談。且在談欲望的時候,很少把欲望的無限擴張與自然資源的有限蘊藏連起來思考。對欲望但見其利而不知其弊,才是資本主義對其根本理念思考最大的缺失。正是這種缺失使今日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變本加厲的去鼓動欲望的膨脹,不惜以所謂「創造性破壞」與「炫耀性消費」的理念去達到目的。這早晚會造成全人類及其他物種的大災難。
中國文化先賢在討論欲望的時候,一直都與自然有限的資源合起來談:在人性的問題上,提出了「節欲」與「養欲」的思想;在經濟發展上,想到了天人合一、循環再用的觀念,這就是中華文明能持續發展5、6000年以至上萬年的重要原因。
人類的未來應怎麼走?答案也許在中華文化中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