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衝擊中國汽車零件產業

中美貿易戰縱然使國內汽車業面對市場衝擊,卻同時激勵部件供應商成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根據中國海關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出口數量為115萬輛,同比增長11.3%;汽車出口金額為148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中國汽車生產主要是內銷,出口不多,主要是質量未能達到國際一流水準,而中美貿易戰升級,長遠來說會打擊中國汽車出口到美國的市場份額,如何拆解貿易戰對中國汽車業未來的衝擊,我們可參考日本經驗,美日汽車產業貿易摩擦於1979年底爆發,之後持續了20多年。

為擺脫困境,日本汽車企業開始了轉型升級之路,主要措施包括兩方面,一是全球化生產戰略,二是豪華品牌戰略。豪華品牌戰略首先由豐田、日產、本田三家大型汽車企業實施,分別推出凌志(Lexus)、英菲尼迪(Infiniti)和謳歌(Acura)三個豪華品牌。

日本汽車企業的豪華品牌戰略取得了很大成功,當時的日本三大車廠在北美打開了年銷量60萬輛的日本豪華車市場。因此貿易戰下,中國汽車業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上要有長遠規劃。

中國汽車業的改革

在內地汽車市場開放方面, 中國汽車業將實行過渡期開放,通過五年過渡期,將行業限制全部取消。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車和專用車的外資股比限制,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在2018年7月10日簽署協議,獨資建廠。這將加劇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促使新能源車企加強高端車型研發。

成本控制能力和技術水準相對較低,以及從事低端製造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將被淘汰;2020年取消商用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更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和乘用車外資股比的限制。開放股比可望利好豪華車經銷商。中國專用車和商用車競爭力較強,故開放股比影響不大。

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方面,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以國內市場為主,目前中國已有部分零部件供應商打入全球產業鏈。在2012年至2017年間中國有價值176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到美國,佔同期美國總進口額12%,成為美國第二大汽車零件進口地。

美國與墨西哥已於2018年8月27日就更新北美自貿協定達成初步原則性協議,美國和加拿大也於9月30日達成協議,沿用了24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更名為《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 USMCA規定高達75%的汽車零部件必須產自北美當地。此舉將進一步衝擊中國零部件出口企業。

中美貿易戰更加刺激零部件供應商提升核心技術,培養在國際上具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莊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