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曾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從走出叢林、開始直立行走的猿人,到採集狩獵、茹毛飲血的原始人,到今天物質豐足、科技進步的現代人,人類的文明程度不斷與時並進,其動物本性則不斷減少,可仍給人類的行為留下了不少烙印和影響。其中三種較主要的負面影響,佛家稱之為「貪、瞋、痴」三毒,能令人活得很不開心,煩惱不已。
貪與戒
人皆有慾望和訴求。物質的訴求包括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訴求。衣食足以後,還有健康、旅遊等其他的物質訴求。精神的訴求則包括了名譽、地位、別人的尊重和稱讚、快樂和滿足的感覺等。這些訴求都是合理的、正常的。但若是毫無止境地去強求,乃至違法亂紀、侵害別人以達到一己佔有的目的,那就會變成貪,變成煩惱之源了。佛教對治貪的主要方法是守持戒律,知福惜福。
佛教的戒律,分為「止持」與「作持」兩類。「止持戒」的目的,就是不作違法亂紀,侵害別人的事,也就是佛教一貫提倡的「諸惡莫作」。換言之,我們不做違法亂紀的壞事,就已經是持戒了。因此,持戒有點像我們法治社會裏的守法。只是,佛教的持戒除了消極的止惡和守法外,還鼓勵我們積極地多做有利於他人的善事。這就是「作持戒」,亦即佛教一貫提倡的「眾善奉行」。
按星雲大師的解釋,「止持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別人,尊重別人。佛教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不侵犯別人的生命;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產;不邪淫就不侵犯別人的身體;不妄語就是不侵犯別人的名譽(包括不做毀謗、偽證、恐嚇等惡行);不飲酒就是不吸食含有麻醉性的酒類及毒品,以免失去理智,侵犯別人。
五戒與五常
現代民主社會強調尊重別人,這與佛教戒律提倡的不侵犯別人和尊重別人頗為契合。戒是用來規範自己的,而不是拿來要求別人的。這點與法律略有不同之處。五戒與儒家的五常也有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
若以五戒配五常,則不殺生曰仁,不偷盜曰義,不邪淫曰禮,不飲酒吸毒曰智,不妄語曰信。佛教以五戒十善為道德規範。十善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說謊)、不兩舌(不搬弄是非,離間他人)、不惡口(不以惡毒的話駡人)、不綺語(不說不正經的話)、不貪、不瞋(不因惱怒而傷害別人、不痴(不愚痴無明)」。五戒十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體現。
佛教同時還提倡「知福惜福,慈悲喜捨」的精神。一個人能尊重別人,不去侵害別人的生命和財產,那末他自然就不會因貪慾而違法亂紀,心生煩惱了。
瞋與定
瞋是指人的忿恨,怨懟情緒。這些情緒如失控,人可能喪失理智而產生暴力傾向,足以傷害他人和自己,造成悲劇。報章上每天都有「瞋」的新聞,報導人因「瞋」而造成的流血衝突事件或家庭悲劇。
佛教對治「瞋」的方法,就是「定」。所謂「定」,就是時時刻刻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知道自己的心念和情緒變化,從而不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如果情緒不致失控,那末就不會衝動地做出一些令自己日後煩惱和後悔不已的事來。假如我們有這種定力,我們就能做心的主人,不致淪為情緒的奴隸,被情緒牽着鼻子走,不時做出一些徒令自己煩惱的儍事蠢事來。
如何才能得到這種定力呢?一個可行的方法就是通過坐禪來冷靜地觀照自己的心念和情緒變化。一個人能靜下來,抽離自己片刻,從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念和情緒,就會發覺自己的心念瞬息萬變,情緒也會起伏不定。關鍵是:我們如能冷靜地觀照自己的心念和情緒,我們就能更有效地管理好這些心念和情緒,不致讓情緒失控了。假如有人在言語上冒犯了我,而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心裏正在產生憤怒的情緒以圖反擊,那末我就能觀察着這個情緒,並且冷靜地告誡自己:我正在動怒,要小心注意呢。這樣一來,情緒失控的機會就會減少。這就是佛教「觀心、管心」的方法。它能讓我們做自己的心的主人,從而生活得更快樂自在。
苦樂不縈於懷 毀譽無憂無懼
今日的香港社會,工作壓力不少。人與人的空間相對地少。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產生壓力和摩擦,很容易令人情緒失控。減壓和紓緩情緒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包括運動、聽音樂、寫書法、看電影、跳舞等,只要有效就可以了。也有不少人通過坐禪來培養自己的定力,觀照自己的心念,管好自己的情緒。這種禪修班不單在香港愈來愈普遍,在西方社會也很流行。
人有了定力,就不會心隨境轉,老是被周邊的事牽動着自己的心。佛教中有不少高僧大德,能從禪修得到大定力,因而能苦樂不縈於懷,面對生死或毀譽均能無憂無懼。培養定力,亦不一定是單靠坐禪。禪宗六祖曾說:行住坐卧皆禪。意思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皆可以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專注地觀照自己的心念,管好自己的情緒,從而得到定力。
禪定除了有利於培養人的定力外,還能令人做事專注,集中精神做好眼前的事。這也就是「活在當下」的意義所在,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敬業精神。
痴與慧
「痴」是愚痴,沒有智慧,不明事理的意思。智慧讓人懂得如何面對人生不同階段遇上的各種困難,懂得如何應付生活裏踫到的各種問題和壓力,不致因為這些困難和問題而心生煩惱,因而活得快樂自在。
智慧不同於知識。有些人讀過很多書,很有學問,但在人生路上遇上挫折時仍會看不開,乃至自尋短見者亦有之。筆者曾介紹佛教的緣起觀,說明了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們背後的因緣,人生路上的成敗得失亦如是。如果能洞悉這些因緣,就能更坦然地面對這些成敗得失,不致心生煩惱或看不開了。這就是緣起法給我們的智慧。這類佛家智慧,能幫助我們對治愚痴,能「轉煩惱為菩提」。
原刊於《佛智今用》,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