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藝術大師──我的繪畫老師饒宗頤教授

饒宗頤教授的繪畫風格,總的來說,是豪邁奔放的,這主要是由於他以豪雄勁放的書法線條入畫,所以我以「豪放派」一詞去形容他的畫風。

編按: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在2018年2月6日離世,終年100歲。本文最早發表於2014年。

「南饒北季」

饒宗頤教授(1917年出生)是當今,或甚至近100年,最有成就最有貢獻和影響最為深廣的中國學者之一,是國際上響噹噹的漢學大師,是中國學界裏常掛在口的「南饒北季」的「南饒」——中國南方的饒宗頤,或足以代表中國南方學者的饒宗頤。「北季」是北方的季羨林教授(1911-2009)。可惜數年前季教授已經逝世,所以饒教授便是當今中國學者的唯一代表,即是說,饒教授是中國學者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說實話,在學問廣博方面,季教授跟饒教授相比,還差一段距離的。饒教授的學問,無論甲骨學、古文字學、簡帛學、上古文獻學、考古學、上古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敦煌學、歷史學、潮學、宗教、藝術、各種古典文學都有廣泛而精深的研究,尤其是在藝術實踐方面,他不獨書畫俱精,而且各種書體都可以揮灑自如,各種畫類(人物、山水、花鳥、走獸)都達到非常高的成就。在學術領域中,他是個通才大師;在藝術實踐中,他是個奇葩異人!所以世人都說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曠世奇才!縱使他們說得有點誇張,但雖不中亦不遠矣。

作者畫作之一《夜尋蟋蟀》── 作者9歲時畫作,1951,88x50 厘米,紙本。
作者畫作之一《夜尋蟋蟀》── 作者9歲時畫作,1951,88x50 厘米,紙本。

饒教授,作為一個學者,很早就成名了,他19歲(1935年)便任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纂修,29歲(1943)便任廣西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以後,靠着他的天賦聰明和不斷努力,他成為世界上多所大學、研究院的教授和系主任。從1962起,他獲得中外各大學、研究院、藝術學院、學會一類的學術機構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榮譽教授、榮譽研究員,院士、學術大獎、藝術大獎……等等接近30個!世界上的學術機構都以能夠頒贈學位或獎項給饒教授為光榮。就澳洲來說,塔斯曼尼亞大學(UTAS)便於2011年頒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給饒教授。

饒教授著作等身。到2013年為止,就書畫集來說,他已出版過48冊;學術撰著及編纂20多種,其中《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14卷,20冊,2003年出版)就收入著作60種﹗其他散編論文有幾百篇之多。文學創作(詩、詞、散文集等)有7種。在學術研究成果方面,最令人矚目當然是剛剛提到的《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後來(2009年)這套文集又出版簡體字版,目的是使它更為普及。饒教授的藝術創作成果可見於《饒宗頤藝術創作匯集》(2006年出版,12冊,收錄書畫作品約1500件),《饒宗頤書道創作匯集》(2012年出版,12冊,收錄書法作品約1660件)及《饒宗頤書畫大系》(2013年出版,24冊,收錄書畫作品約7000件)。

作者畫作之二《荷塘儷影》﹐2016,87x92 厘米,畫布
作者畫作之二《荷塘儷影》﹐2016,87x92 厘米,畫布

饒教授不僅是在國學研究方面無人不識的大學者,就算一般人,尤其是中國人或曾到香港旅遊的外國人士都無人不曾參觀過他寫的「心經簡林」。這是一組38支(每支高達五六米)的木刻佛經——《心經》,全文共260字,每字差不多四平方呎,屹屹的聳立在香港大嶼山昂平的高山上,成為與「天壇大佛」一樣有名的旅遊景點。這組「心經簡林」是饒教授以其雄渾無比的楷隸混合書體寫成的,可與山東泰山的《金剛經》摩崖石刻比美。更令世人驚歎的是,2011年10月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以國際編號10017的小行星命名為「饒宗頤星」!只是這兩件事,便可以知道世人是何等尊重和重視饒教授了!

饒教授精通中文——這不用說了,他又可以用英文、法文寫作和演講。此外,他又懂日文、梵文,所以他去到世界各地都可以與當地人溝通而無阻。也可能是這個原因,世界各國的學者和藝術家都認識他,樂於與他為友。從2002年到2013年為止,國際學者特為研究饒教授在學術與藝術上的成就而撰寫的專書已有9種,論文更多得無法統計。國際學界稱這種研究為「饒學」,而「饒學」正方興未艾,相信在未來的歲月裏「饒學」的盛行一定與日俱增。這從中國各地的「饒宗頤學術館」、「饒宗頤國學院」、「饒宗頤文化館」、「饒宗頤藝術館」、「饒宗頤美術館」、「饒宗頤學藝研究中心」逐漸增多可以推知個中情況。

作者畫作之三﹐《牡丹小鳥》﹐2016,50x60厘米,畫布
作者畫作之三﹐《牡丹小鳥》﹐2016,50x60厘米,畫布

隨饒教授讀書

我從1965年起隨饒教授讀書,斷斷續續,至今差不多50年,但所學到的只是饒教授的學問的皮毛而已,可謂毫無成績可言!我隨饒教授學畫則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只有30多年,由於自己天資愚鈍,所得至淺。實際上,在繪畫方面,我沒有機會正式拜饒教授為師,不過,在數不盡的談話中,我從饒教授學到很多繪畫技法和欣賞的知識;更從他的多次示範,我具體地領悟到他的不尋常的用筆、用墨、用色和用水的技法,令我眼界大開。我常常捧讀他的各種畫冊,細心研究他的繪畫技巧,發覺他在多方面的成就都是超過很多藝術家的,他不單只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而且對繪畫藝術有著不可磨滅的鉅大貢獻。我不敢說從饒教授具體地學到了什麼,然而,他的突破精神和創新精神都是深深地影響著我,鼓勵和支撐我在繪畫藝術創作旅程上去奮鬥。我的繪畫藝術雖然仍走著傳統的路線,但是在傳統中我力求創新,務求寫出自己的風格來,這無疑是受了饒教授的影響所致。

作者畫作之四《出水蓮花比性靈》,2017,81x153 厘米,畫布
作者畫作之四《出水蓮花比性靈》,2017,81x153 厘米,畫布

饒教授的繪畫風格

饒教授的繪畫風格,總的來說,是豪邁奔放的,這主要是由於他以豪雄勁放的書法線條入畫,所以我以「豪放派」一詞去形容他的畫風。本來「豪放派」一詞是文學史家用來稱謂以宋代蘇東坡(1036-1101)為首的詞派的——「豪放詞派」,但以「豪放派」去稱謂饒教授的畫風,我可說是最先一人。饒教授就是一位「豪放畫派」大師,或「豪放派藝術」大師!

說到蘇東坡,古今中外的人士只要他愛好或曾涉及中國的古典文學,都無人不認識他。他的詩是有宋一代三百多年的第一人,他的詞是整個中國文學史上「豪放派」之祖,他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六家」最為人稱道的一位,他的書法是宋代之首,他的畫是宋代「文人畫」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可見蘇東坡真是一位詩、書、畫樣樣皆精的大才子,在中國整個文化史上——尤其是文學史和藝術史上都很難找到第二個人與他相比!我覺得饒教授與蘇東坡有不少相同的地方,因為饒教授在文學上和藝術上都是多面手,而且都有不可及的成就。自從我將饒教授跟蘇東坡相比之後,很多學術界和藝術界的朋友都認同,更有不少人士認為我這「相比」很適合,很正確!香港的藝術評論學人鄧偉雄博士便很欣賞我將蘇饒兩人相比。

作者畫作之五《無量壽佛》,2017,123x91 厘米,畫布
作者畫作之五《無量壽佛》,2017,123x91 厘米,畫布

饒教授與蘇東坡

不過,有兩點我認為蘇東坡不及饒教授,而且相差得很遠。第一點是繪畫藝術。據現存蘇氏的繪畫作品來看,蘇氏在繪畫方面的成就便遠遠不及饒教授,更不是一般繪畫史說蘇氏的作品哪麼神妙。第二點是學術的研究成果和貢獻。蘇氏雖有學術著作傳世,但並不多,也不是些驚世鉅著。但饒教授的學術著作,單是捧出他的《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20冊便可以將蘇東坡遠遠拋在後面了!在學術成就和貢獻方面,不獨蘇東坡比不上饒教授,很多歷史上的一流大學者亦望塵莫及。在過去的100年中很難找到一位學者能夠與他相比。

饒教授在繪畫藝術的貢獻

於此,我不打算進一步討論饒教授的學術成就,但卻要介紹他在藝術上——尤其在繪畫藝術的貢獻。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饒宗頤教授在中國繪畫藝術上的貢獻〉(見鄧偉雄主編《心通造化——一個學者畫家的寰宇景象》,澳洲塔斯曼尼亞博物美術館及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出版,2009年),指出饒教授在中國繪畫藝術上有十大貢獻和成就。一是饒教授創立一個山水畫的新宗派「西北宗」,能夠與唐代以來的南宗和北宗「鼎足三立」,在山水畫的領域裏平分春色,為繪畫史寫下新的一頁。二是他將中國畫「學問化」。因為饒教授是國學大師,文化通才,對儒、釋、道及中國的文、史、哲、藝都有極深入的研究,故此他寫出來的畫,無論題材、內容、思想、寄意各方面都比一般藝術家豐富得多,深廣得多。三是在饒教授的筆下,詩、書、畫得到一個新結合,達到「三位一體」的境界。在一幅畫上,詩、書、畫,無論在內容上、風格上都能夠完全統一。四是以書法入畫。雖然,以書法入畫不是起自饒教授,但,他在書法上的出類拔萃的成就卻為他的繪畫提供很大的助力。他的畫永遠是呈現生氣勃勃,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拜書法所賜。五是饒教授能使敦煌畫風重生。他愛寫敦煌畫樣的畫,但每每配以自創的背景,使到畫面上呈現一種趣味橫生和充滿生機的氣象。線條和形象,都是古拙和原始的。這一類敦煌風格的彩繪作品佈局新奇,彩色繽紛,形象古拙,我認為是繪畫上的一個新品種,是饒教授的一個非常獨特的產物,是「饒家畫樣」,十分值得我們重視。

作者畫作之六.《春江垂釣》,2016,120x90厘米﹐畫布
作者畫作之六.《春江垂釣》,2016,120x90厘米﹐畫布

六是饒教授使禪畫進入一個新階段。他的禪畫形象奇,佈局新,筆墨灑脫,彩色特異,書法超逸,題詩不比尋常,往往令人精神為之一振,或使人有「驚心動魄」之感!七是饒教授的山水畫「無景不可入畫」。饒教授足跡遍天下,又愛寫生,故此他的世界各地的寫生作品特別多。可以說,天下山水都盡入其筆底了!八是金銀二色的妙用。在過去十幾二十年中,饒教授大量地、豪放地、全面地在各畫類中運用金銀二色,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我曾經寫過一篇二萬多字的專文〈饒宗頤教授彩筆下的金銀世界〉(見《第二屆饒宗頤與華學暨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成立十周年慶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3年12月)深入討論這一點。九是饒教授「以畫會友」。他曾與數十位現當代的有名畫家寫合作畫。這些作品,無疑是現代畫壇的一個藝術活動紀錄,是現代繪畫史上十分重要的材料,能為將來撰寫現代繪畫史的人士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實物材料。十是饒教授打破傳統地運用原來畫西洋油畫的帆布作中國畫,而效果是相當別致的,除了新鮮之外,還有一種超逸感,甚至生澀感,是另類可愛。

綜觀上述,可見饒教授在中國繪畫藝術上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是鉅大的。它們使到饒教授成為一位繪畫大師,藝術奇才和文化巨人,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我能夠有這樣一位繪畫老師,是我一生中的絕大福氣,可惜我的成就實在不能與他相比,相差太遠了,奈何!

作者畫作之七《雲深不知處》,2016,76x91 厘米﹐畫布
作者畫作之七《雲深不知處》,2016,76x91 厘米﹐畫布

本文原載於澳洲中國藝術協會第5期通訊,2014年7月(Newsletter Issue No. 5, Chinese Art Society, Australia)。

書籍介紹

書名:《靈山夜話:黃兆漢雜文選》

作者:黃兆漢

出版社: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9月

 

作者介紹

黃兆漢,1941年出生,為澳洲國立大學哲學博士(道教史)、香港大學文學碩士(詞曲史)、香港大學文學士(一級榮譽)。曾任澳洲國立大學中文系兼任導師,西澳洲墨篤克大學中文系講師,澳門東亞大學兼任講師,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高級講師、副教授、正教授等教職。在香港大學任職期間(1981-1998),又講學巴黎索邦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及教學範圍包括道教史、詞曲史、藝術史和戲劇史(包括粵劇),為博士、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著作甚豐,專書有道教研究8種,詞曲研究及創作17 種,藝術研究及創作9種,粵劇研究7種,共41種。此外,著有學術論文數十篇。1998年7月自香港大學提早退休,定居澳洲,專心從事教授中國書畫及推廣各種中國藝術文化活動。

黃教授現為澳洲塔省博物及藝術館名譽首席顧問(中國藝術及古物)、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藝術文化發展中心名譽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中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特邀研究員、澳洲中國藝術協會會長、澳中友好協會塔州分會贊助人、任劍輝研究計劃總策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