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者就是得利者

──想起2014年6月台北上海城市論壇講話

地區之間之所以需要經貿往來,就是存在雙方互利的機會。台灣佛光山免費入場,看起來在讓利,實際上整個社會在得利,這不正是「捨就是得」?

面對大陸提出的31項惠台措施,想到四年前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在台北舉辦,我在會中就提出大陸方面可以單獨推動一些開放性措施,並且直說:「『讓利』事實上是大陸人民在『得利』。」(原文見《聯合報》2014.6.10)。

如果蔡英文政府認為31項惠台措施是在「窮台富中」,那麼台灣就勇敢地提出32項「惠中」措施以牙還牙(如:歡迎大陸到台東、花蓮投資基本建設,大陸學生申請近百所私立大學就讀,個人購買全台幾十萬空屋中之若干比例……),大陸會覺得這是台灣在將計就計下的「窮中富台」?還是台灣在善意地擴大交流?

一、台北有氣質,上海有機會

兩岸60餘年來的對峙與緊張,也終於在20多年來跌跌撞撞,曲折向前的經貿交流中逐漸降溫。連戰先生2005年的破冰之旅是一個重要突破。接着馬英九於2008年5月接任總統後,立刻實現了直航、陸資來台、簽署ECFA等,兩岸關係終於進入了一個穩定的新局面。

在這個大氣候中,2000年的四月,台北市郝龍斌市長與上海市韓正市長在台北共同參加雙城論壇,分享文化、環保、教育、科技、旅遊等經驗,樹立了亞太地區「雙城競合」的新模式。有競爭,才有進步;有合作,才有發展。

台北與上海一峽之隔,歷史上共有精英的聚集、商業的興起、國外的思潮、文化的激盪,以及財富的累積。

當台北遇上上海,兩個城市的人民可以充滿想像。政府的企圖心加上民間的想像力,就會出現各種交集的可能性。

此刻兩岸簽訂的服貿協議,在台灣這邊還在立法院審議中,難以預料何時能通過實施。做為一個自由貿易的鼓吹者,讓我向北京建議,單方面宣布其中特別有利於大陸方面者先實施:如對金融業務及電子商務的放寬、證券業執照的核發、人民幣的兌換、以及醫院的設立。

粗看起來,北京選擇性的「讓利」,又會引起在「搞統戰」、「收買人心」等批評。大陸應當直說:「不要認為這是『讓利』,事實上,大陸人民在『得利』。」

二、佛光山「讓利」:捨就是得

當130多國給台灣「免簽證」時,台灣人民少了簽證費,好像那些國家也都在對台灣「讓利」,實際上當幾萬人變成了他們的觀光者,誰是真正的得利者?生活上「讓利」的例子隨處可見:商品大打折扣到巨額抽獎。最後「得利」的,就是當初「讓利」的。

如果大陸方面真有單方宣布實施的可能,一方面是增加了台商的商機,同樣重要的是大陸消費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務,對當地服務業產生競爭,也提供了工作機會,大陸變成了真正的得利者。

地區之間之所以需要經貿往來,就是存在雙方互利的機會。即使當雙方關稅討論陷於僵局時,一方單獨宣布降低關稅,該地消費者所之「得利」,也會大於給對方之「讓利」,這就是「開放」的經濟誘因。

大陸朋友來台灣常去高雄佛陀紀念館。開館二年以來,每年都有1,000萬人去參觀。它是不收門票的。很多人向星雲大師建議:「如果一張門票收台幣100元,一年就有10億台幣收入。」大師終是笑笑地說:「『捨』就是『得』。不收門票人來得多,來了之後看到『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如果他們回去以後能做到一些『三好』,那麼產生的好處不曉得要比門票收入大過多少倍。」看起來佛光山在「讓利」,實際上整個社會在「得利」,這不正是「捨就是得」?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獲作者授權轉載。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