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KOL(Key Opinion Leader),他們的一言一句都似乎是權威,但他們之言能否盡信則並沒有多少人深究。
有些「戀愛KOL」,他們自身(或道聽塗說)的戀愛經歷一團糟,半推半就被騙了初夜, 不明不白當上小三,糊里糊塗戴上綠帽,自此就標籤戀愛是一個大火坑,雖然自己依然奮勇直前,但卻不斷勸導自己的兄弟/姐妹「回頭是岸」。
可幸我(和太太)沒有聽信這類KOL,今天結了婚生了仔,婚姻生活尚算美滿。不過,近日卻在網上看到有「博士KOL」分享不要讀博的文章,直言讀博有如修煉《葵花寶典》要跨越重重難關:申請入讀難,成功畢業更難,萬一咁(唔)好彩成功畢業要揾份好工,更是難上加難。文中更引用研究指,「學者患精神病的機會,是普羅大眾的3至4倍。」
讀博Q&A
我不是KOL,但我亦沒有精神病,讓我這個正常人為經濟學研究院作一個正常的Q&A吧。
申請入讀研究院難嗎?當然不容易,我當年不是十優狀元,但拿著兩封在美國當交換生時得到的推薦信,膽粗粗申請了10間全美頭30的研究院,「只」有3間回覆正面,都是有足夠資助幫補學費、日常生活以及每年回港度假的開支。
在研究院成功畢業難嗎?的確,面對著研究院頭兩年著重數理分析的學術訓練,以及各項考試,還有尋找以及完成論文的難度和壓力,部分研究生會力有不逮,部分會知難而退,亦有部分會發現原來志不在此。我的同學大約有一半可以成功畢業,成功率不高,但起碼不會比律師資格考試合格率要低吧。
讀研究院真的「畢業等於失業」嗎?朋友的朋友說,未見過名校經濟學博士年薪有低於10萬美元的。這可能有點誇張,但我認識的同學朋友畢業後失業或年薪低於此數者的確是少數。尤其近年不少科網企業手握大數據,對有嚴謹數理分析訓練的經濟學博士的需求有增無減,我們畢業後可說是不愁出路。
我不少老師同學亦跳出學術界在商界揾真銀:我的論文導師在亞馬遜當了個首席經濟師,好幾位同學現正跟他「揾食」,另外有同學在Uber做分析工作,亦有不少朋友在顧問公司打工,人工比在大學教書高上一大截。
人工高當然不是唯一考慮,大學教書時間靈活這樣的好福利亦不能忽視,最重要的是讀研究院不是「博士KOL」所形容一般前景暗淡。
如果有年輕人來問我意見,我不會大力鼓勵(不同人興趣能力各異,不一而足),但我會對他們說不要只單方面盡信「博士KOL」之言,要多做資料搜集,看看有沒有其他武功秘笈。如果你是天資聰穎的令狐沖,大可練獨孤九劍,瀟灑之餘亦無需像林平之一樣揮刀自宮。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