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慣常做新股集資排名統計,結論不外乎是香港蟬聯第一、本港喪失首位,其實除作為容易起題、吸引眼球的新聞之外,已經變得毫無意義。的確,本港新股集資排名可以很高,但如果有機構搞一個新股或上市公司質素排名,恐怕本港市場更是有失面子了。證監會說得好,近年港股新股數量多,奈何十居其九都不會令機構投資者提起興趣。更甚是,過去5年內上市的新股當中,至今未有一隻能夠獲納入為藍籌股。
走在最前線的新定位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早前一篇重要演說,說明了因為市場環境及上市公司活動變得複雜,證監會正式宣布變陣,主動出擊之餘,在處理新股審批等問題上,會由「把關人」改為「走在最前線」,好一句「We are no longer acting behind the scenes」實在可圈可點,標誌著監管分工及執法上的一個根本性改變。
按原本的上市雙重存檔機制安排,證監會多數只會就上市申請提出意見,再由港交所(388)上市委員會處理及作出跟進決定。但到今年,最少有3宗上市申請,是由證監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賦予權力,直接否決上市申請。正如證監會說,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填補了港交所上市規則沒有法律地位的缺陷,本質上既然證監會主動運用有關條例所賦予的權力,變相是在上市審批權問題上有更主導地位,甚至是某程度上已經奪得審批權。更不要忘記的是,證監會是有權指令公司停牌及建議港交所將其除牌。換句話說,證監會在市場的DQ功能是一直存在,而且是不容低估的。
證監會強調要及早介入嚴重企業個案,當然影響並不局限於上市公司,市場環境有變是原因,但觸發點大概可能是去年的規管上市架構檢討反對聲音太多,至今仍然未有絲毫進展所致。內地市場資金流入港股,大概已經升至佔每日成交一成以上,可以說,證監會變為強硬鷹派,除了要保住本港市場聲譽之外,亦需要向內地交功課。再者,完全將近年本港股市一些異常活動怪罪於內地資金亦有欠公允,牛唔飲水,又怎撳得牛頭低?
投資者要自行過濾資訊
香港有大堆三、四線股份充斥市場,部分毫無業務可言、部分經常轉手易主、甚至隨時候命賣殼。市場是由供需組合而成的,有供應而沒有需求,就形同虛設了。
老實說,市場之大,監管能力相對上仍有限,要提升市場質素,不要再有負面新聞登上國際媒體,最有效方法是投資者本身自行裝上過濾器,對相關市場推介,既不聞也不問,更不沾手。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