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三是千年帝制分、合統計,標出統一和分裂的年代及各種統計結果。
關鍵問題是分、合的程度,即:合多久即分,分多久才合。有兩種衡量方法。簡單的是數年頭,有多少年國家是統一的,有多少年是處於分裂狀態。較深度的分析方法,是從朝代壽命分析分、合的性質。
按數年頭來計算,在帝制2132年內,有558年國家是處於分裂狀態,佔26.17%。在此期間,平均統一時間是315年,平均分裂時間是140年;也就是說,平均合315年就分,分140年才合。平均分裂時期比各朝代平均壽命(93年)還長!
分析統一、分裂時期各朝代的壽命,可以更深入認識分、合程度。分別處於分、合年代各朝代的總壽命,是1544和1632年,平均分別為64和163年。分裂各朝代總壽命相等於2132年的帝制的72.42%,雖然分裂年代僅是26.17%。
從數據可以看出,帝制年代中國的常態是超穩定的統一;然而一旦統治方式失效,權力失衡,便陷入長期四分五裂狀態,直至新的統治方式出現,國家回復統一。這周期性其實遠在古代已開始(註5)。秦朝統一六國,結束幾百年的戰亂,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為漢代幾百年管治打好基礎。漢末中央混亂,地方勢力崛起,導致幾百年的動盪,士族掌權,皇權旁落。隋朝彌補前朝弊病,設三省六部,完善科舉制度、設府兵制,鞏固中央集權,為唐朝奠定近300年的統治。唐末宦官朋黨頃軋,中央混亂,派駐地方以鞏固中央及維護皇權的勢力,反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演變成前後十多個政權。至宋朝一統天下,為彌補前朝割據局面,決定崇文抑武,守內虛外,帶來200年繁榮。如此這般,周而復始,延至101年前的辛亥革命,清廷命官是看到十多個省份先後宣布獨立才倒戈,逼清帝遜位,結束帝制。這也說明,合不一定好,分不一定壞。
合也好分也好,因為沒有建立以民為主的法治制度,無論什麼統治方式,最後也避不了「天災人禍、宦官弄權」一劫。
論族群,所謂: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帝制開始時,沒有漢人漢族,只有所謂秦人、華夏人,到了東漢才稱漢人,是眾多民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文化認同體,但逐漸演變成類種族的民族概念,即漢族。按基因分析(註6),漢族經過三次大遷徙,南北不同、東西有異,雖以03型基因為主,實則亂七八糟。當今是歷史上第四次大遷徙:前三次是上文提到的長期分裂時期,這一次是上億農民大舉跨省進城市。
以上為序,假以說明,劃分漢族/非漢族統治年代的困難。這並非庸人自擾,蓋此歷史迷思,曾驅使孫中山先生早期宣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問題依然困惑今人:唐朝李氏是否漢族?網上還在爭論,正是「唐朝千年的風沙,現在還在颳」。(註7)
圖中數據難免顛覆一些成見。
首先,帝制年代(2132年),全國由漢族統治的時間只略過半(53.24%),由非漢族統治的時間約佔六分之一(17.12%),分治的時間則為十分之三(29.64%)。
其次,一般被認為是中國核心地帶的中原地區,幾乎有一半時間(47.14%)由非漢族統治。其影響之一是促使中古漢語發音中入聲的消失(註8)。遼金年代(南宋)此趨勢已經明顯,到了元代編《中原音韻》,入聲就完全消失了,後來連鹹韻也丟了,成為今天普通話的前身。
再者,非漢族朝代統治的年代和壽命,一點也不遜漢族。非漢族和漢族平均統治年代,分別是335年和376年。而各朝代的平均壽命,分別為90年和96年。
最後,清朝是壽命最長的非漢族朝代,也是僅次於唐朝而和明朝並列為帝制第二長的朝代。當然,清朝開國盡享天時地利:土豆番薯玉米和高粱的種植相繼普及,是康乾盛世的物資基礎。
然而不管是哪個族群的政權,因為沒有建立以民為主的法治制度,無論什麼統治方式,最後也避不過「天災人禍、宦官弄權」一劫,被崇尚科學、民主的國度侵略。
論向背,所謂:作嫁衣裳,功不可沒
秦和隋兩個平均壽命才26年的朝代,幾乎沒有統計意義。但進一步檢視數據即可發現,二者壽命雖短,其後繼朝代的壽命卻特別長,短長組合極具統計意義。這就是秦漢、隋唐兩組組合,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至關重要。
對秦隋二朝的評價,見仁見智。茲拉濶視野,把二朝與各自前後的朝代一併考慮,探討這種短長組合的幾層意義:何以興?何以功?何以歿?何以警世?
秦隋之興,在於天時地利人和。上文討論國家分合,已經提到二朝統一全國以前,國家都處於幾百年的分裂混亂,人心思治,此乃司馬遷所謂:「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註9)。而當時外圍沒有強國,盡佔地利。(註10)
秦隋之功,在於彌補前朝積弊,奠定後世基業。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不僅統一文字,制定度量衡禮樂,但更着重修馳道、建長城、興水利。隋朝更新國家管理機構,不僅實行兵農合一、興辦科舉納人才,但更着重修運河、建都市、拓長城。秦隋兩朝的軟硬建設,均由隨後的漢唐兩朝沿襲,開拓幾百年盛世。
秦隋之歿,在於「本末並失,故不能長」(註11)。「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註12);隋亦是。魏徴評論隋朝最透徹:「恃其富強,不虞後患⋯⋯宮苑是飾,臺榭是崇⋯⋯外示嚴重,內多險忌⋯⋯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殞於匹夫之手。」(註13)秦何嘗不是?
秦隋之警世,在於民心向背。最強盛的兩個朝代,其制度最能克服前朝積弊,其建設最宏偉超前實用,卻不能長久,卻敗於匹夫之手。何謂匹夫?帶頭推翻秦朝的匹夫,是市井小民陳涉(陳勝);司馬遷認爲不可思議,並以四個「不」五個「非」來形容他:「不用不及不用不藉非有非尊非錟非抗非及」,即:無德無能無智無勇無謀無勢無權無兵無將。然而「一夫作難而七廟墮,⋯⋯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註14)歷史無情開了兩次玩笑,秦隋經二世而亡,還被罵了過千年。其功績,為漢唐作了嫁衣裳。
秦隋沒有建立以民為主的法治制度,所以無論多強,都無法避免「天災人禍、宦官弄權」的厄運;或許還因爲「恃其富強」,加速滅亡。
結語
一言以蔽之:「往事乃序幕,來者此你我之責。」(註15)
雖然過了103年,帝制年代的張力,如分合、族群等問題,目前依然看不到消弭的跡象。而當今世代又增添更多、更複雜的內外張力。能否建立以民為主的法治制度,「要下定論,為時過早」。
2047年,「一國兩制」要告終。屆時香港是怎樣的境界?恐怕要看中國內地的發展,要看人民共和國給民國年代寫個什麼樣的「大數據歷史」。
註5:商朝有三千餘國,周武王時有千七百七十三國,齊桓公二年尚有千二百國,至於戰國,存者十餘。唐•杜佑《通典》卷七・食貨七。
註6:黃艾禾、孫展、邸笑飛《中國人從哪裡來》。
註7:《爺爺泡的茶》作詞:方文山,作曲:周杰倫,編曲:林邁可。
註8:入聲的消失,看似學術問題,卻又是網友憤青爭論的題目之一,涉及民族沙文主義和歷史迷思。這裡採取折衷立場,即:輔音後綴即入聲尾本來就在消失,非漢族的統治僅僅加速這過程。
註9:「秦併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嚮風,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歿,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彊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註10:「其勢居然也。」同上。
註11:西漢・賈誼《新書》卷一。
註12:西漢・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註13: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一・君道第一。
註14: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註15:“… what’s past is prologue; what to come, In yours and my discharge.” 莎士比亞《暴風雨》II,1,拙譯。本來想用:「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但擔心那是句山寨版列寧語錄!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