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黃河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因為黃河的中下游是中國文明及文化發展最主要的地區。雖然黃河的長度達5464公里,但還是不及6397公里的長江長,可是它卻流遍了中國華北平原的九個省,那是中國的心臟地帶,當中包括:青海、四川(編按:僅部分支流如白河)、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最後流進山東,在東部流入渤海。
黃河是世界第五長河,中國第二長河,由西向東流,但河的形狀奇特,不是筆直,又不是橫臥的,而是九曲十三灣的。而且河的流向很像一條盤踞的巨龍。
龍是中國人的圖騰,而黃河就像一條躬起腰背、正準備騰躍而起的龍。龍頭是青藏高原,龍首的灣度頗多小轉向,由青海北上甘肅,然後一直北流,而最大的一個灣就彎出了富饒的河套平原,因為平原地勢平坦,氾濫後土地肥沃,農業得以發展!跟着河道南下經陝西,到河南再北流經山西至山東而出海。
黃河既是中國人的母親河,卻也同時是中國人的大患。「大禹治水而得天下」,就是一個治水英雄的故事。據統計,中國最近的2500年間,共發生過大大小小共1500多次的黃河氾濫,造成大量的破壞和人命的死傷。黃河亦曾多次「改道」。
傳說夏禹接替他爸爸夏鯀治理洪水,歷時十三年,他廢寢忘餐,不眠不休地嘗試各種策略,希望能治標治本。他曾經多次路過家門而不入。他的治水方法主要是開鑿地方,導引河水,避免河水在峽谷中激蕩回旋而無出口。
「鯉躍龍門」是一句與黃河有關的成語。其實龍門其在其地,是位於陜西和山西之間的一個狹谷,那處是黃河的咽喉。黃河的水從龍門經過時,河流會被夾在兩岸高山之間。湍急的河水破「門」而出後,河面便迅速變寬,形成一瀉千里的浩瀚場面。
傳說每年3月,黃河裏的鯉魚逆流游向龍門,每一條都用盡精力,希望跳過龍門,若成功,鯉魚便立即變成飛龍!鯉躍龍門,萬中無一,確要有非凡之天賦和無比的意志!
黃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自夏商周三代開始已在黃河流域建都,包括安陽、鄭州、西安、洛陽和開封。即西漢、東漢、隋、唐等朝代的首都所在地。
現今,在甘肅蘭州市的黃河岸邊,矗立了一個巨型的黃河母親雕塑,有機會大家值得前往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