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北島獲2015年金花環獎

詩歌節組委會成員、馬其頓文化部長 Elizabeta Kanceska-Milevska 致辭時表示:「北島創造性的作品在美學意義和詩歌獨特性上都十分重要,充滿新意和隱喻⋯⋯北島的詩歌在中國的1970年代成為了那一代人的聲音,他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詩歌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文學可能到達的邊界。」
北島於3月20日,獲馬其頓──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Struga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授予最高榮譽金花環獎(Golden Wreath Award),為第二位獲頒此奬的中國詩人。

金花環奬——國際詩歌最權威奬項之一

馬其頓──斯特魯加詩歌節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詩歌節,與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哥倫比亞麥德林國際詩歌節並稱為世界三大國際詩歌節。金花環獎為該詩歌節最高榮譽,亦為國際詩歌界最權威的獎項之一,歷任得奬者中有多人均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包括希尼、聶魯達、蒙塔萊、布羅斯基、特朗斯特羅姆。該奬的第一位華裔桂冠詩人是九葉派代表詩人綠原,於1988年獲奬。

「他的詩歌超越了那個時代」

詩歌節組委會認為,北島是中國朦朧詩派最重要的詩人,他的詩歌來源於中國傳統詩歌、現代詩歌,並受西方文學的影響,也與其遊歷於歐美多國的生活體驗相關。
詩歌節組委會成員、馬其頓文化部長 Elizabeta Kanceska-Milevska 致辭時表示:「北島創造性的作品在美學意義和詩歌獨特性上都十分重要,充滿新意和隱喻⋯⋯北島的詩歌在中國的1970年代成為了那一代人的聲音,他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詩歌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文學可能到達的邊界。」

開啟詩潮運動 作品流傳各地

北島1949年生於北京,原名趙振開。1978年與芒克創辦地下文學刊物《今天》,開啟了五四以來中國的新詩潮詩歌運動。其代表詩作〈回答〉被視為反抗專制、呼喚個人尊嚴的讚歌,曾出現在1989年天安門運動的海報、旗幟上。1989年學潮期間,北島身為常駐作家居於柏林,運動發生後被禁止回國。之後的18年,北島先後流亡了八個不同的國家。2007年,北島受邀到香港中文大學,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
北島的詩集包括:《開鎖》(2000)、《在天涯:北島詩選》(1996)、《零度以上的風景》(1995)、《距離的形式》(1994)、《舊雪》(1991)和《八月的夢遊者》(1988)。亦著有短篇小說集《波動》(1985)和散文集《藍房子》(2000)、《午夜之門》(2005)等。北島作品譯作30多種文字,流傳世界各地,八卷本中文文集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印行。早期《今天文學雜誌》的珍貴史料,由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收藏,以資文學史研究者參考。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