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繁忙,難得在晚上舉頭望月。中秋的晚上卻不同,大家似約定俗成,多忙也湊湊興──賞月。
天上的月,古今如一。不同時代,不同境遇的騷人墨客望月而勾起的情懷,我稍加介紹。
《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出》是一首情歌,詩人凝望月亮的皎潔,而聯想心愛的人儀容之好。
屈原(約前343-約前278)的作品中,喜歡以「日」「月」並寫,如《涉江》:「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此借「月」以明志。
宋玉(前298-前222)《九辯》:「何氾濫之浮雲兮?猋廱蔽此明月。」則以「月」喻己,而嘆月之蔽明,懷才莫顯。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說閨中女子的孤寂念夫。
曹操以月喻才 杜甫詠月憶弟
曹操(155-220)《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以「月」喻人才,而不知何時可以羅致。
曹植(192-232)《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以思婦望月而悲嘆,寄託兄弟之分離。
陶潛(約365-427)《歸園田居》(其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寫田家生活之勤勞。
張若虛(約670-約730)《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發深邃哲理的沉思。
張九齡(678-740)《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寫與愛人相思之苦。
王維(約701-約761)《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寫山中景,似不用力而能透發禪機。
李白(701-762)《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原本孤獨而忽成熱鬧,想像之奇,非「詩仙」而誰?
杜甫(712-770)《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寫思妻。《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寫憶弟。
同是憶兄弟,白居易(772-846)《望月有感》卻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古人詠「月」的詩句真俯拾即是。或白描,或比喻,或託興,都寫得如此優美動人。至於詠月而不能不提及的,自然是蘇軾(1037-1101)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上下闕各出現一個「月」字,但全詞無處不連繫到「月」。蘇軾將思念弟弟以至個人仕宦得失的心路歷程,都寫到詞中了。難怪胡仔(1110-1170)《苕溪漁隱叢話》讚譽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十年前,我在延安度中秋,在楊家嶺住在石窰賓館,十四日迎月之夜,天容澄清,月色皓白,不覺逸興湍飛,大聲吟誦此詞。有詩為證:
百盞紅燈對月儔,輕寒 洞度中秋。蘇詞興寄平生意,玉宇天涯未許留。
現在回想起來,還如投石江水,心情漣漪蕩漾。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