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樂團成立首演

周三晚音樂廳濟濟一堂,見證以「香港故事」為題的香港紫荊中樂團首次亮相,樂團2019年註冊為非牟利團體,以推廣及提高本地中國音樂為宗旨。出色的編劇與音樂引來高分貝掌聲,也為新樂團歡呼。

上周本欄「文化教父」見報後兩天,巧遇主角陳達文,地點正是62年前他主管開幕的大會堂。我們不約而同出席疫後首個樂團成立音樂會。

周三晚音樂廳濟濟一堂,見證以「香港故事」為題的香港紫荊中樂團首次亮相。從場刊得悉,樂團2019年註冊為非牟利團體,編制為40多人樂團,以推廣及提高本地中國音樂為宗旨。

從當晚台上所見,五個弦樂組的20位樂師分布舞台兩側,台右的低音弦樂包括四把大提琴、兩把低音大提琴,其餘高、二、中胡則採用傳統蛇皮胡琴,與彈撥7人、吹奏5人、敲擊3人,在資深指揮石信之指揮下,樂團整體聲音平衡豐滿。

音樂會以一首新作品揭幕,《紫荊花開囉》既充滿歡快氛圍,也展現出陳能濟作曲功力,自1964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今年剛好一個甲子。上半場其他4首作品均由香港作曲家創編,黃學揚的《維港夜曲》奏出船歌(barcarolle)感覺,讓人陶醉。陳明志的《香港查篤撐》以一輪粵劇鑼鼓,各聲部奏出複雜樂段,目不暇給。

接着由總監助理羅彥瑾為創團改編《彩雲追月》為高胡與樂隊合奏,由團長辛小玲的高胡獨奏拉奏引子,帶出著名主題。獨奏以擴音演奏,從台上兩側揚聲器而出的聲音與樂隊的音色有別。其實大會堂的音效甜美,擴音大可不必,這是坐在身旁的「文化教父」也同意的。尤其是接着演出陳永華《八駿》,全奏時的音效豈止八匹駿馬?音樂會重頭戲是下半場的《城寨風情》,重編30年前首演的音樂劇為獨幕劇,由六位獨唱家和明儀合唱團、高山成韻合唱團聯合演出。出色的編劇與音樂引來高分貝掌聲,也為新樂團歡呼。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