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了有持續的發展空間,不能只依賴已出現頹態的西方發達國家,還得協助「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共同富裕起來,作為中國高超生產力的未來潛在市場。否則,中國的高速崛起很快就會遇到阻滯,未必可以長期持續。
另一方面,香港的發展亦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香港必須成功融入國家的發展策略,才可以發揮自己的特殊功能,換取更好的回報。只可惜,要香港到「一帶一路」的地區去發揮作用,説就容易,實踐起來就舉步維艱。
進入沿路國家市場成本高
香港的商界慣於唯利是圖,甚少有配合國家需要的習慣。要他們出席一下「一帶一路」的研討會沒有問題;但若要他們把真金白銀投放到「一帶一路」的地區,他們就會猶豫。
現實是和「一帶一路」地區做生意是有很高風險的。這些地區的商人財力不足,履行合約的能力有限,加上法制不健全,金融服務有限。香港商人習慣對這些地區避之則吉。有得揀的話,他們會優先選擇與財力豐厚、體制健全的西方發達國家做生意,也不會去「一帶一路」的落後國家作新嘗試。
再者,港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意往來,已有很長的歷史經驗,對那邊市場很熟悉,亦已有很強的人脈網絡,做起事來容易得心應手。若現在把資源轉去「一帶一路」的國家,甚麼都要由頭開始,不但難度高,而且風險也大。很難吸引人願意跨出第一步。
近年,我自己就去過一些「一帶一路」國家視察,看看有沒有把公司業務發展到那裏的機會,但最終都因為當地的營商環境缺乏確定性而不敢作嘗試。有時,我是想撥出一部分蝕得起的資金去冒險的,但礙於找不到有擔當的職業管理人可以派駐去「一帶一路」地區,項目最終還是無法落實。
當地兩類工作華人
就我觀察,現時在「一帶一路」工作的華人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國營基建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第二類是小微企的創業者,是自己做老闆的。
第一類人中,有些可能是中共黨員,他們是懷有政治任務,被中國政府派駐到當地工作的。當然亦有一部分是被偏高的薪酬所吸引,而去當地工作的。一般民企付不起這麼高的薪津,所以在一帶一路地區仍不算太活躍。
第二類人大部分是來創業的小老闆,大都來自內地遲起步的地區,由於內地市場已被先行者佔領,餘下的空間已經不多,他們只好去國外闖。他們願意冒風險及過相對苦的日子,是因為他們是老闆,若成功可以獨得成果,回報豐厚。
這兩類人在香港都不多,所以港人對「一帶一路」都是紙上談兵的多,付諸行動的少;可能要等到原先的路愈走愈難時,香港人才願意去「一帶一路」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