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有位心理學教授在課堂上問學生:假設有一天,乘坐時光機器來到一個新世界,在那裏你只能活到70歲,但是有兩種活法。第一種,前面60年快樂,後面的10年痛苦;第二種,前60年痛苦,後10年快樂,你會選擇哪一種?
這是很有哲學意味的問題,人生要先甘後苦,還是先苦後樂?大部分學生從數學比例思考,會選第一種,人生當然愈快樂愈好,第一種至少先快樂60年。
但他們不了解人不是機器,幸福感不能用數字來看,雖然快樂和受苦時間長度相等,但人心的感覺會不相等。
從快樂落入痛苦,尤其知道不能再快樂了,那是絕望,一分鐘都難挨;而從痛苦進入快樂是希望,每一天都盼望太陽早早升起,好苦盡甘來。這兩種心情不是數學等號可以表達的。
由儉入奢易,反之難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說,「人生苦樂,皆無盡境;人心憂喜,亦無定程。曾經極樂之境,稍不適則覺苦。曾經極苦之境,稍得寬則覺樂矣。」他因洩密,從天子腳下被貶到新疆,一路餐風露宿,走了三個月才到伊犁。
到衙門時一看,不僅殘破不堪,床還只有三隻腳站不穩;當地天熱,而床上沒有蚊帳。但因舟車勞頓,他一下就睡着了。結果他做了惡夢,夢到大海中有蛟龍興風作浪要吃他,船翻了,他拚命游泳逃命,好不容易游到岸上正待喘息,猛虎又出現。他大驚醒過來,發現自己原來是在衙門床上,這時溽暑的熱、蚊蠅的擾,都不在意了。所以人的情緒是主觀的經驗,透過比較而得。
2002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心理學家康納曼(D. Kahneman)認為,「人類很少以絕對條件來選擇事物,除非有東西可以比較,不然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所以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在2千多年前就說了,「帶來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一樣是60年,懷着希望過日子,跟每天等待恐懼不幸來臨,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司馬光在《訓儉示康》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生還是趁年輕時辛苦一些,年老時才有福可享。
還有,人在享福時,要記得積福,才會福壽綿延。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