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開局良好」的評語,罕有地同時獲得香港市民和中央政府認同,但這次在幾天時間內由堅拒派錢到「關愛共享」,良好開出的局喪於一朝(招)。更糟糕的是,更糟糕的還會陸續有來:一旦擴大「關愛」範圍,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應該獲得更大程度的「關愛」,願望未能滿足就會形成反政府情緒,而政府財政盈餘即使逐年增加,也不可能無休止地「關愛」下去。
改變原則變毫無原則 時間問題
特區政府變相派錢,改變了理財的大原則,是急就章之舉,有目共睹。既然是臨時決定,就不可能在全面周詳考慮之後才推出。結果是適用範圍愈講愈多,誰提出一個合理建議或者指出一個嚴重漏洞,政府就急急地「補鑊再補鑊」。從改變原則到毫無原則,只是時間的問題。
派錢定出的條件之一:常居香港。馬上有人提出質疑:「常居」的定義是什麼?這個質疑,無論從什麼角度出發,都有一定合理性。上次派錢,每人6,000元,結果是移民海外多年,甚至是在海外出生的移民第二代,有香港身份證就有。此舉是重大的政治錯誤,因為外國要求其公民申報海外收益作為繳稅根據。究竟有多少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的公民,拿了香港庫房多少錢,又納了多少稅給這些外國政府,無從計算,但這種做法肯定是錯誤的。這次特區政府學乖了,加入「常居」的條件。然而「常居」在稅制的定義是全年在香港居住超過180天,即使有了這個條款,也不能杜絕擁有外國護照的港人享受「關愛」,同時又阻攔了真正應該獲得「關愛」的港人。
在「常居」的條件上開出例外,暫時在外國留學的學生和工作的港人,都可以共享香港經濟發展的成果。為爭論而爭論的問題還有:香港學生在海外升學,當然值得「關愛」,但他們為取得當地的退稅,也要向所在國報稅;海外收入也是收入,如果填補,還是避免不了香港特區政府財政補貼外國政府的指控。同一問題的另外一面: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不是外國,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如果一年暫居超過183天,其他所有條件都符合資格,就是不能滿足香港稅制要求的「常居」定義,但為何就不能獲得「關愛」?他們當中的退休人士,半輩子在香港繳納了多少錢的稅,為何就不能共享香港經濟繁榮的成果?况且現在鼓勵港人到大灣區發展,損失了「關愛」,豈不是不鼓勵港人到大灣區工作嗎?
政府或許會辯解:極端例外的個案,將會酌情考慮。但只要酌情,就需要高級官員審閱申請,還要更高級的官員審批,派錢的行政經費可能比要派的錢還多。你不酌情,就會被指控絕情。派錢與社福政策是不可混淆的原則。社福政策是理性的,是由政府統籌設計,由社會利益持份者、政黨跟政府商議,在立法會通過撥款實施的政策;但派錢是毫無原則的,曾俊華不分貧富都派6,000元的做法,更加是最不講原則的。設置條件則會造成為什麼某個群體值得關愛而另一個群體沒有、為什麼是4,000元不是7,000元。政府不講原則,市民會變本加厲。或許說市民不理性,實際上是政府打開不理性的潘多拉盒子之後,引發社會不同群體從自身處境出發對政府提出要求,而政黨當然會「當仁不讓」地「抽水」,聲稱代表不同群體向政府「獅子開大口」,提出更高更多要求,顯示自己能夠為市民爭取利益。
改變未來政治生態
林鄭月娥的開局良好,喪於一念之差,原因由特首和她的班子去檢討,但嚴重的後果則要全民承受,市民和政黨無休止的要求,變相派錢所傳遞的信號是:原來政府是會毫無原則地退讓。這將徹底改變未來幾年香港的政治生態。
林鄭月娥之所以開局良好,是沒有「先天的包袱」,即地產商對她沒有成見,更加沒有被反對派指控為共產黨員的「原罪」。大眾對她能夠全面平衡對待每一個階層寄予厚望,於是政黨對她多少有點網開一面。而今先不說這個局改變了多少,起碼政黨政治的生態就被打破了。
不同政治光譜的政黨聲稱代表不同階層和社會群體,在政治架構的不同層面影響政府的政策制訂,反對派對政府的要求會更高更大一些,這是恆常的。而在香港,建制派有為特區政府保駕護航的責任,這是香港特區的特點。這個對建制派不利的因素,會隨着特區政府的施政得失而改變。施政得宜,建制派的壓力會小一點;反之則會變成腹背受敵,一方面要為政府保駕護航,一方面要滿足市民的需要。兩者調和不好,就會嚴重損失選票。
林鄭月娥開局良好,連北京都加以高度肯定,並非單單對她本人的嘉獎,也是指社會相對和諧的功績。而今將會出現的局面,反對派政黨會加大對政府的要求,這是毫無疑問的。更大的不良影響是,建制派處於被動局面,推波助瀾將會導致中央政府、特區政府、政黨本身和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受損的「四輸」局面;但逆民意守護特區政府權威,則是政黨「獨輸」的殘局。何去何從,期望特區政府「補鑊」成功、皆大歡喜。但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長期和諧局面,林鄭月娥做得到嗎?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