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在加國讀幼教時,有一科叫Security,即保安。當時我這個香港人一頭霧水!「保障幼兒安全」也!即大環境準備。
幼兒肢體語言不容忽視
老師把很多國際例子的前因後果一一道出,過程細節等更詳細分析,如泰國雛妓、美加拐帶集團及家庭虐兒案等,繼而引出加國全球最嚴謹的保護兒童法。再繼而,讓幼教學生明白觀察是幼教重要的一環,幼兒的一點一滴全是線索。
幼兒教育不是單單教導幼兒,更要保護幼兒!幼兒口語未成熟,但肢體語言卻永遠真誠。幼童的肢體動作行為,能給我們很多訊息。幼教老師每天直接接觸孩子,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可能相對一些家長更長。所以,訓練老師觀察孩子十分重要。但,幼園的兒童觀察表上,只是一些打格子的表格,只注重孩子的能力表現,少了孩子的心理及精神發展。
人類發展第一道防線:幼兒生活環境
其實,孩子的一切發展都要看成人為教育環境準備了什麼。香港是較意識形態的城市,多重表面及語言。這種集體的模式,正嚴重扭曲正在建構內在自身而未懂說話的小人兒。這些被遺忘的小公民,被成人意識世界捆綁着,得不到釋放,成人成為了幼兒發展的主要障礙物。
還正在吸收身邊所有環境訊息來建構自身的幼兒,因判斷力只在發展過程當中,還未成熟,以致照單全收,全吸收進去,形成「人格」。所以幼兒生活環境絕對應受到保障,這是人類發展的第一道防線。
政策未盡善 嬰幼失去媽媽
可惜,香港當局想的竟然是,怎樣從有育親生兒本能的媽媽手上,帶走不懂說出自己需要的嬰幼兒,讓媽媽投入勞動市場。他們要顧及勞動力來供應經濟和商業型的香港,還是要照顧人類最初始、最基本的需要(幼兒需要媽媽的本能需求)?
這看來是一大矛盾,兩極的衝突,我擔心勞福局局長既要兼顧「勞」,又要對得起「福」,會患上精神分裂症。他們以為這樣可照護家長「錢」的需要,卻遺忘了人類本質發展需要。新生兒家庭需要保障的不是錢包的發展,而是精神的發展。請參考世界最快樂人民國家的「勞」跟「福」怎樣平衡,便能得知!
勞福局的使命是「保障勞工權益及改善弱勢群體的福祉」。建議局長,女性的其中一種勞工權益叫「產假」,當了媽媽後需要得到這保障,獲得安全感來協助發展下一代。新任媽媽的安全感跟嬰幼兒一樣,來自這人類關係的原始依附行為;母、嬰兩角色的共生期需要得到保障。依附(attachment)能建立相互的安全感及信任度,有助避免雙方日後出現情緒發展問題,讓家庭發展得以和諧,使人的自組群(家庭)基礎群居關係得以有正面保障。
家長要進修 支援要到位
人心(精神發展)得以穩定,人才可快樂活着、快樂工作,得到日後為家庭、為香港再拼搏的精神原動力。同時,這亦能改善被遺忘的小公民這批弱勢群體的福祉。不過,再進一步是要與教育局協調,推出「家長教育」學券,為孕寶寶及幼兒的父母建構免費教育體。
嬰幼的發展速度是一生中最快。而且,處於口語未成熟的世界,只有哭及肢體動作作連繋。身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令家長學懂這些,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好拍檔。如他們懂得兒童發展學,能「育」得好,就能作「教」的支撐,令教育得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如父母能在孩子六歲前有一天有薪假或法定假,按孩子處於的歲數來修讀家長課,即孩子二至三歲父母便修讀二至三歲的兒童發展課,這樣來支持家長這新角色的演繹,將讓家長產生安全感及信心。這個做法是保障孩子及家庭發展的基本法,亦可及早發現問題,讓專業人士去協助。
正視育幼情況 帶動社會發展
當然,當局須確保講者及內容專業,不是坊間自設家長課的淺層做法或紙上談兵的專業。要務實,讓家長得到踏實落地的方法和建議。
孩子未出生至約三歲(入幼園前)是最易受教的,可以稱為teachable time或sensitive period。在香港做了十年的研究發現,90%主動學習的家長是處於孩子這年齡段的。最需要他人幫忙時,便是學習某一技能最佳之時。若懂得把握這家長學習感敏期,便有超乎預期的正面效果。(請參考 www.hkmrda.org)相信不出十年,香港的「人文」發展會有正向變化,因為嬰幼發展神速,可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速度,人的快樂指數可提升。
香港錯不起
其實「生活教育」是幼教的金科玉律,我期望的是每位處於弱勢的嬰幼兒,能得到尊嚴,被尊重生命的文明環境照顧着。期望當局能將消防處「消」、「防」兩者並重這個道理銘記於心,明白職責不只是救火,更要防火。當局,實在不應再以「從錯誤中學習」的方法運作了。香港再錯不起、輸不起了!不想香港成為超級悲情城市。真的要經一事,才能長一智嗎?
畢業前,老師問我們 “What can babies do for the world? ”(嬰幼兒能為世界做什麼?)我們會答 “A lot”。今天我問學生 (幼師及家長) “What can babies and children die for HK?”(嬰幼兒的死能夠給予香港什麼?)我期望的答案是反思及改進。
願瑞臨的離世,能讓成人更成熟、更重視家庭生活。更重要是當局的改進!
親愛的瑞臨,
你的眼淚,你的血不會白流的。你的犧牲,是偉大的!你讓香港教育上了寶貴一課,打開了「正視」的門。
安息!
一永不忘你的幼教工作者
註:為了保持冷靜的理性思考,去除感性的激動,數天來我不敢看報章雜誌。實幹才可務實解決問題,痛罵只可抒發一時情緒,實質幫不了孩子的長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