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文教授: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

「簡言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句說話,便道出了於他麾下,工商管理學士課程的教學理念。
「30年前,香港儒商典範何善衡博士及多位恒生銀行董事,抱着為家境清貧的學生提供優質商學教育的宗旨,開辦了恒生商學書院。」
這句話,刊於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教授的〈院長的話〉。時至今日,恒商轉型成為恒管已有六年光陰,他依然堅守「儒商」精神,帶領學術團隊致力為社會培訓傑出的商業人才。「何謂儒商?英文是 Scholar Businessman,他們與普通商人一樣,都會從事商業活動,不同的是,儒商會把營商所得的果實與社會分享。」蘇教授繼續解釋,表示很多人誤以為儒商不愛財富,或者營商時不比正常商人進取,這些觀念都是錯的。「簡言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句說話,便道出了於他麾下,工商管理學士課程的教學理念。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典出《論語》,指商人牟利賺錢,亦須遵從仁義之道,莫取不義之財。「這與近年流行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相似,都強調不得殺雞取卵。」他又指,通識教育的重點範圍道德倫理(Moral reasoning),便是講究為人處世、回饋社會,這些理念與儒商哲學相當一致。
儒商精神是蘇院長與學術團隊堅守的價值。
儒商精神是蘇院長與學術團隊堅守的價值。

儒商氛圍薰陶學生

蘇教授表示,雖然課程堅守儒商價值,期望能將信念傳至學生,但不會時時把儒商掛在口邊,也不會勉強學生奉行儒商理念。「若然教授不停強調儒商精神,便會形成標準答案,學生不得不跟從。反而,我們傾向保持校園內的儒商氛圍,以此薰陶學生。」
每年,恒生管理學院都會籌備「君子企業調查」,旨在評選出香港市民心目中符合商業道德價值準則的企業。「我們以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為評審準則,讓市民票選心目中的企業。當中,地產行業的評分一直偏低,市民普遍認為他們賺很多,卻不回饋社會。」可幸,調查自2011年起5年來,香港企業的總體評分愈來愈高。「尤其大眾傳媒、零售業,它們的評分都有明顯進步。」

三大專科緊貼業界

身為一院之長,蘇教授除了關心校園的教學氛圍外,課程結構同樣重視。對於學術機構,很多人視之為象牙塔,認為教授大都脫離現實,不識社會現況。「課程結構上,每個科目的前半部分必定是理論課,只有學好理論,學生的知識基礎才會紥實。但同時課程亦必須緊貼市場。」事實上,恒生管理學院每五年都會更新課程內容,配合業界發展。
「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規則所限,我們不能每年大幅改變課程,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要顧及課程的穩定性,所以每年只會作些小更新。但每五年我們便會重新檢視課程,更新幅度亦會相對較大。」他以身體檢查作喻,指重新檢視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課程後,若發現與業界現況脫節,則會調整結構。商學院成立於2010年,去年剛走完第一個五年,所以2015/16學期便推行了新的課程結構,供一年級生就讀。這批學生升讀三年級時,可以於「會計學」、「銀行及金融學」、「市場學」三個專修科中,專攻其一。
在這次更新中,三個專修科的課程內容都因應業界概況而改善。「會計行業一向需要大量人才,最近發布了新的審計準則,還有新的上市要求,我們的課程都緊貼轉變。」蘇教授又指,不只會計行業出現變化,銀行及金融的環境亦見轉變。「銀行及金融業愈來愈注重法規監管,所以我們今年亦開設了法規監管的新課程,讓同學可以選修攻讀。」至於市場學,他更坦言近幾年出現了大變化。「市場學的很多從業員,過去兩年都看到中國經濟如何興盛,但現在機遇明顯少了,亦有社會老齡化的問題。不過,同時亦出現了銀髪經濟的商機。」
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緊貼業界,原來背後還有功臣。「每次課程更新,我們都會聘請業界人士當顧問,他們給予很多意見,看到不足之處也會提建議。」蘇教授舉例說,房地產投資一科從前是選修的,現在變成了必修科目,因為顧問認為房地產投資對於銀行金融業,業務佔比相當重,從業員於這方面知識不足的話,說不上是稱職的人才。

歐洲工商管理課程理念相近

「若然同學願意到海外進修的話,我當然十分歡迎。」談到國際交流,蘇教授表示課程一直支持學生走出香港。他繼指,與其他學院不同的是,商學院的學科比較全球化,無論是香港的商學院,還是美加、歐洲的商學院,學科知識都大同小異。「Credit transfer(學分轉移)也比較容易。恒生管理學院目前有海外交換生,亦正嘗試和國際院校做學術研究,下一步我們會合辦 joint programme(聯合課程)。」
他表示,學院的合作夥伴已超過40個,遍布北美洲、歐洲、亞洲。「目前,我們着重與歐洲的商學院洽談合作,因為當地的院校理念與我們相近,都正積極籌備國際化。譬如,拉脫維亞排名第二的商學院正與我們商討合作交流。」他進一步解釋,歐洲國家眾多,願意向外發展,反之美國、加拿大國土廣闊,傾向照顧當地學生,不愛國際交流。「有些歐洲大學規定學生必須出外交流,譬如德國學生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得花一個學期出國到其他院校就讀。他們很多都會想,既然難得出國,何不遠一點到亞洲見識?」

望學子昂然畢業

於蘇院長眼中,恒生管理學院的學生活潑好動,有着與別不同的特質。
於蘇院長眼中,恒生管理學院的學生活潑好動,有着與別不同的特質。
專訪尾聲,蘇教授談起對學生的期望。「坦白說,我不希望他們與八大學生相比,因為恒生管理學院的學生自有特色,譬如儒商精神、謙遜、活潑,這些都是他們的優點。人生並無標準答案,我盼望他們走出學校,會昂然踏進社會的競爭場。」他又提到,有學生畢業之後繼續進修,到了不同本地和海外院校就讀。「他們有的到了中大、理大、城大,也有的到了海外,譬如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說明這些院校都承認我們的畢業生。」

學生:校園氣氛融洽 教授學生亦師亦友

恒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四年級生林敏婷同學 (Christie) 主修會計學,畢業在即,回顧數年學子生涯,她認為學院的教育方針合適,讓她獲益良多。「我十分認同蘇教授提倡的儒商精神,讓我們學習商科的同時培養道德認知,這些都是重要的基礎。」她又說,喜愛學院的博雅氛圍,由於奉行小班教學,學生較易掌握專業知識,師生關係亦較密切。
「說到博雅,不得不提我身後的新宿舍。」她轉身指向學院於新學年落成的住宿式書院。「自從有了新的宿舍,學生便有機會感受不一樣的宿舍體驗,雖然我不住在那裏,但都聽過同學的感受。」每座書院都有教授居住,學生可以和教授談天說地。她又指,平日學生也會到教員室叩門,詢問學業功課,即使以電郵詢問,教授也很快便會回覆,讓她感受到真切的情誼。
Christie (右一) 與同學組隊參加比賽,成績優異,奪得三個奬項。
Christie (右一) 與同學組隊參加比賽,成績優異,奪得三個奬項。
去年,Christie 參與了「ACCA商業策劃大比拼2015」,成績優異,最後奪得亞軍、「最佳建議書」、「最佳創意」團隊獎。她和三位同學組隊,設計企劃書,旨在為老人和殘疾人士提供足底按摩和修甲服務。「過程 中,最深刻的是增進了組員的友誼,也學到了團隊合作。」她又提到,老師不斷為她們提出建議,讓她們知道構思是否可行,感覺事半功倍。

業界:大學生涯奠定基礎 求學心態至關重要

蘇教授認為恒生管理學院的學生較謙遜,中銀香港人力資源部招聘配置處殷詠智主管亦表示,曾經聘用過由學院工商管理學士課程培訓的實習生,認為他們樂於接受挑戰,亦願意花時間學習基礎知識,「他們很了解自己,也清楚前路該如何走下去,這方面較出眾。」殷先生指出,公司聘請實習生或畢業生時,首先要求學生 GPA 達到一定水平,同時重視學生的個人才幹,例如能否靈活處理業務,亦着重學生的心態,希望他們願意持續學習。
「大學生畢業不久,對銀行的實務認知一定不深,這是正常的,因為工商管理側重普及性的訓練。所以我們不會要求學生立即上手,反而讓他們在工作中繼續學習。」他補充,銀行業務有多項守則,亦有監管條例,這些都是銀行從業員必須具備的知識,需從實務工作中適應學習的。
至於同學於工商管理課程中學到的管理知識,他表示往後會大派用場。「同事於前線服務過客戶後,他會掌握到客戶的需求,憑着這些知識,當他被調配到後勤部門時,便需要應用以往在大學學到的管理知識。」四年大學時光荏苒,他認為同學得把握光陰,及早了解行業。「除了參加大學的實習計劃,也應到銀行兼職,用大學的時間了解這個行業,為自己的未來事業發展奠下基礎。」
註:
鑑於蘇教授將會在7月底離任,商學院院長及工商管理課程總監之重職將由黃若霞博士署任。黃博士會秉承商學院的儒商精神和價值,致力培育專業優秀的商界人材。
蘇院長與商學院副院長黃若霞博士合照。
蘇院長與商學院副院長黃若霞博士合照。
(圖片: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提供)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