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爾與國際經濟學

文學巨著,聽過的人多讀過的人少。蒙代爾的學術貢獻,行外人甚至行內人的了解也大多來自二三手資訊,真正讀過原文的人不多。惜其歸去,不如回顧一下他的人生。

研究國際經濟學多年,對蒙代爾的理論難免有點認識,相比其他學術名人的訃聞,我因此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Robert Mundell)去世特別有感。

奠基國際分析  居功至偉

文學巨著,聽過的人多,讀過的人少。蒙代爾的學術貢獻,行外人甚至行內人的了解也大多來自二、三手資訊,真正讀過原文的人不多。

也許是時代隔膜吧,蒙代爾的重要作品主要在上世紀中期完成,那時候的世界經濟環境,跟今天的完全是兩回事。二次大戰完結前的布列頓森林會議過後,美元跟黃金價格掛鈎,加拿大等的一眾國家同時跟美元掛鈎。經濟政策在這匯率制度下會起什麼作用,很自然就成了當時的熱門題目。不了解當時的政經背景,蒙代爾的經典文章文筆再清楚,也會讀得一頭霧水。

蒙代爾的一個重大發明,就是為國際經濟分析建立了一個完整框架,既考慮內部平衡,亦兼顧外部平衡。內部平衡指的是總體需求和供應,需求太低導致衰退,需求太高又造成通脹過熱,兩者趨向相等。外部平衡指的是國際收支,貨品貿易加上資本流動,央行的黃金或外匯可以增加或流失,趨向是不穩不變。外匯流失,浮動匯率下會以貶值調節,而固定匯率之下則會構成貶值壓力。若果面對這兩個目標,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種方法之間應如何取捨,就成了變化多端的理論問題,既視乎匯率是否固定,亦取決於國際間資本流動有多自由。

討論貨幣邊界 獲稱歐元之父

從傳媒報道到維基百科,都把蒙代爾當成「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或「政策三難」(policy trilemma)的發明者。其實,這個名稱是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後的產物,指的是貨幣政策、資金自由流動、固定匯率不能並存,極其量只能選取兩樣。蒙代爾原著中的確有類似含義,但在當時討論氣氛下,他更關心財政政策能否配合穩定經濟,沒有從三難的方向想。

另一個小小的歷史枝節,就是蒙代爾「歐元之父」的稱號。他在1961年那篇短文之中,提出了貨幣區域的關鍵在於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理想的貨幣邊界,未必等如國家邊界。若果勞工、資本等可以在不同行業、國家之間遊走,那就無需依靠匯率升跌來調節經濟盛衰了。

其實這個看法,在幾年前已由蒙代爾的老師、另一諾貝爾獎得主米德(James Meade)提出,只是米德認為歐洲當時欠缺流動性,沒有實行貨幣區的條件,而蒙代爾則認為這是個實證問題,未置可否。後來關於貨幣區的討論,都視蒙代爾1961年的文章為始祖,米德那篇文章,也漸漸湮沒在歷史當中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